遇事先问真假切莫只看标签

黎青作

今年6月8日,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街头,69岁的刘德科被一名小伙子推着电动自行车剐撞倒地,却被人群围堵,称他对高考生“碰瓷”。事后证明,小伙子并非考生,并向警方承认自己撞了老人。刘德科和老伴的照片却已经被贴上“碰瓷”的标签在网络流传。为了避免被误会,刘德科将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书复印件随身带着,一旦有人说他们是“碰瓷”的,就将事故认定书亮给对方看。(7月18日《成都商报》)

一起再普通不过的交通事故,为何被演绎成一场由莫须有“碰瓷”谣言引发的舆论风波,以至于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书都难挡流言的任性泛滥?大概是因为发生剐碰事件的时间刚好处于高考第二天,而肇事者“20来岁”、“学生模样”的打扮,很容易被人猜测为“高考生”,再加上肇事者是在“推着”电动自行车行走,这就让“剐撞”几率降低、“碰瓷”的可能性增大。这显然是一种依照自己惯性思维而臆测出的事件逻辑,与肇事者推车不熟练、操作失误导致老人被撞的真相完全不同。

更值得追问的是,为何责任真相已明,“碰瓷”标签难去,甚至愈演愈烈?这背后或许有两个认知偏见在推波助澜:一是对“碰瓷”讹钱行为的深恶痛绝。鉴于近年来“碰瓷”现象屡禁不止,现场围观者和网友基于对“碰瓷”行为的本能怨愤,在真相未明情况下就先入为主地插上“碰瓷”标签,既为解恨也为提醒;二是不排除有对“老人变坏”偏见故意放大的因素。从“扶不扶”的纠结到广场舞的扰民,再到暴走团的占道以及公交车“让座”风波,将老年群体多次推入被吐槽的风口浪尖。“坏人变老”还是“老人变坏”的舆论非议,也不断被人们拿来炒作。但是无论事涉“碰瓷”“老人”还是其他标签,看问题都不能罔顾事实而仅凭经验和主观想象贴标签作判断,尤其网络发声更需“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谈是非”。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