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打气不宜“喝鸡血”走“江湖路线”

7月16日,有微博财经博主发布两张照片,显示碧桂园漳州御江府开誓师大会并集体“喝鸡血”打气。碧桂园横幅下面写着口号:15天冲刺4000万,全力以赴,使命必达。17日,销售人员回应称,这是为员工加油打气,没有喝鸡血,每个集团公司要完成业绩目标开一个誓师大会,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喝鸡血的话,太不人性化了,而且有寄生虫,不可能喝的。”(7月17日《南方都市报》)

员工是否真的喝鸡血,不是问题的关键,即使在誓师大会上摆出“杀鸡、喝血”的POSE,这种生猛的场景和画面就足以刺激社会敏感神经。显然,在现代文明社会,祭出古代江湖人的套路,以“喝鸡血”的“豪情壮志”给企业员工打气,这种“粗犷”与“野性”,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能够在行业中胜出,不是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靠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对于房地产开发而言,质量和价格以及城市配套设施等十分关键。比如,住房本身的质量要过硬,这是最基本的条件;房价要有优势才能吸引消费者,是毋庸置疑的;而学校、医院、交通等是否配套,生活是否方便、成本是否可以接受,事关企业的业绩。

所以,企业要替消费者考虑,以消费者为中心,做好内在功课,消费者货比三家,最终会作出自己的选择。作为房地产开发商,希望业绩能够上去,就是要留住消费者,即消费者通过“货比三家”以后,高高兴兴地选择企业,就成功了,否则,即使给员工集体“打鸡血”,留不住消费者也枉然。

当企业专注于商品品质以后,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品牌,且矢志不渝,始终对消费者负责,消费者心里有杆秤。反过来,企业以不正常的打开方式激励员工,就会有人整出“幺娥子”来,结果,少数员工业绩上去了,却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形象,对其他部门的员工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企业对这种生猛的“打气”方式,不能等闲视之。

近些年来,少数企业总是不按常规套路出牌,这虽然不能一棍子全都打死,但是,诸如“喝鸡血”“跪地爬行”“洗脑式培训”等有违常理的做法还是令人感到“不舒服务”。因为鼓励方式太生猛了,难以接受;如果侮辱人格了,那么商业经营理念骑在人性的头上,越界了;颠覆“三观”的商业理念或模式,得不到公众的认可,又岂能走得远?

因此,任何一种商业模式,都要回到正常轨道,靠文明经营理念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业绩才能上得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