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联建、邻里互助,南阳这个村儿的独居老人有了共享大院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向东 通讯员 樊迪

“过去,一间土坯房,出门进门一个人,有个头疼脑热瘫在床上也都没人知道。现在,一个院子,一家人,有事儿招呼一声就有人来帮忙。‘幸福大院’真幸福!” 7月17日,走进内乡县王店镇王湾村幸福大院一号院,65岁的贫困户陈明华眉眼间满是喜悦。

陈明华是王湾村的独居老人,家中的房子早已是危房,一到雨季,老人就天天提心吊胆,生怕雨太大下塌了仅有的两间土坯房。“今年雨下再大我也不怕了。”今年春天,老人搬进了村里建设的“幸福大院”。

幸福大院欢乐多 樊迪 摄

“幸福大院” 是王湾村在农村危房改造实施过程中,考虑到独居老人、散养五保户的生活特征,按照“老地方安置、老邻居凑对”的理念,对符合危房重建条件的老人,在征求他们的意见后,改变一户一宅重建的方式,因地制宜联建而成。实现了老人们集中居住,就近就地养老,互帮互助,分户生活的模式。

“村里很多的独居老人、散养五保户都已经没有直系亲属,常年一个人生活让人不放心。乡镇的养老院又难以满足这么多老人的需求,我们就考虑借助危房改造的机会让老人们集中居住,既能改善老人们的居住条件,也能有个人作伴。” 王湾村党支部书记陈新立道出了建设“幸福大院”的初衷。

小菜园里采摘乐 樊迪 摄

“幸福大院”将临近的独居老人宅基地进行资源整合,每处统一建设起100平方左右的平房,三到五名老人自愿组合,每个老人拥有两间房分别用作住房和厨房,日常的生活用品由当地政府给老人们配备。腾出来的宅基地变身厕所、小菜园等供老人们公共使用。

“亲家母你坐下,咱俩说说知心话......”一阵欢快的豫剧唱段穿过碧绿的豆角架、红彤彤的辣椒,召集着二号院里的老人们。“俺有个唱戏机,哥儿几个没事就聚在一起听听戏,唠唠嗑。” 二号院73岁的五保户王福德掀开了竹帘子,搬出了小马扎,坐等他的“戏友”们。

“幸福大院”里的幸福还不只如此。 “要不是住进幸福大院,我这条老命都没了。” 提起上个月与死神擦肩而过,三号院里74岁的五保户陈文怀热泪盈眶。

6月8日清晨,“邻居”陈占荣发现惯常早起的陈文怀8点了还不起床,来敲门也没人应声,就急忙撞开门并叫来村里的人,将突犯心脏病的陈文怀送进县医院急救。

“你看这是占荣的钥匙,今儿他进城了,就把房门钥匙留给了我一把。住到这,相互有照应,心里也敞亮。” 陈文怀向记者展示别在腰间的两挂钥匙。在这里老人们成了互相帮衬的一家人。

王店镇党委书记朱洪玉告诉记者: “‘幸福大院’的选址都离村上的医务室以及村两委很近,这样老人们就医、诉求都方便。王湾村目前建好‘幸福大院’四处共入住19户,下一步,本着自愿原则,准备再规划5个村,依次铺开,让‘幸福模式’全面开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