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形式惊变,不跟进零售的渠道商危险了

经历众多电商平台持续3年的纯线上零售铺垫之后,智能家居终于在2018年悄然跨入新零售时代:

与此同时,三大电信运营商及其当地承包商正在进入智能家居零售业。 5月中旬,四川电信的渠道系统设定了578万+智能家居产品的时间,该店面积超过13,000家。中国电信更加夸张,并宣布将在今年上半年向线下商店推出100多款智能家居设备。

更为明显的是,在6月下旬,华为推出了智能家居终端设备品牌 - 华为智选(虽然华为不打算推出自己的设备),它将在今年宣布开通1000多台华为。离线体验商店。那时,华为的智能选择线商店预计将销售70多个类别的70多个SKU。

事实上,智能家居新零售业的新一年在2018年完全建立起来,不仅因为上述行动是由一些拥有自己的互联网和互联网的核心参与者领导的。消费电子背景。关键是这些核心播放器将使用计算机、手机及其周边数字产品的零售风格成功复制到智能家居领域。

谁在悬崖边上

回顾智能家居20年的商业历史,智能家居的最大变化不是技术整合,不是商业模式的迭代,而是零售时代的到来。小米拥有产品、 ORVIBO欧瑞博、华为智能选择等智能家居新零售专卖店和百安居智能家居等新房,悄然实现了传统展厅的超车。模型商店。

这也意味着智能家居进入C端用户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 它可以并且更受零售业的青睐,并且不再局限于过去的工程模型。虽然新的零售时代不会颠覆现有的渠道系统,但对于几乎所有传统渠道提供商来说,如果你只打算拿起项目并且不转向零售,这是很危险的;几乎所有人都将加入对于代理经销商而言,如果他们未能深入了解智能家居零售趋势,他们也将“跟随他们的面孔而奔波”。

原因是,除了电信和电信广播电视分销商,系统集成服务提供商、家居服务提供商、大卖场服务提供商,向C-end用户销售智能家居仍然符合不断的工程模式。那它的致命缺陷是什么?"致命"在纯粹的工程思维中,单方面的系统级程序,纯粹依赖于系统级工程,“看不见”。零售趋势,“向下看”单品销售,“不理解”系统逻辑 - 用户首先购买智能交互式产品,创建最基本的全屋智能框架,然后添加功能应用程序以扩展智能生活场景,最终构建完整的全智能系统。令人非常奇怪的是,ORVIBO倡导的“631”零售法证实了这一逻辑:第一次购买智能家居时,60%的用户启动智能物品,30%选择小型场景设置,10%喜欢全屋智能设备。

在没有场景的情况下,一些渠道供应商也开设了实体店,但无论是展厅,样板房还是产品堆,几乎不可能替代高频和多样化的生活场景。因此,大多数用户不知道智能家居的用途以及如何使用智能家居。事实上,购买或不购买的用户的纠缠通常以不购买为结束。

在没有爆炸性产品的情况下,当过分依赖系统级解决方案来吸引用户时,忽略智能物品的价值,特别是爆炸性产品的零售能力是很自然的。虽然不是每个频道都是这样的操作,但它至少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有方法论吗?

那么,智能家居渠道经销商和想要加入他们的潜在从业者,从工程到零售转型,显然需要深入了解核心参与者的智能家居新零售店正在做什么?看看他们是否能够平衡零售和工程。

电信运营商的线下商店,当地承包商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单独销售手机;虽然边居智能商店拥有不同的智能体验墙,但它们仅限于展示单一品牌;华为的第一家线下商店在哪里?没有发送消息。

因此,当智能产品从超高端用户下沉到新的中产阶级用户时,当家庭环境和生活质量升级窗口打开时,一旦智能爆炸撕裂用户差距,小场景集就可以跟随潮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