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特科技电动大巴“心脏”问世

7月16日,开发区企业牟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宣布,为国内某整车厂开发的大巴动力系统取得重大突破,样机将交付验证,标志着该公司已经完全具备了研发制造先进水平驱动电机的技术。这家2016年12月成立于开发区的公司,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以创新做基石,加速成长实现创新“三级跳”,以新技术、新工艺打造的电动汽车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高压车载电源等相继亮相,研发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包括纯电动系统和混合动力系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8年上半年实现产值近4000万元。

小电机输出大动力

刷开门禁,怀着好奇的心情,记者走进位于亦创科技园的牟特科技实验区。“驱动未来,追求卓越”几个大字显得格外显眼。动态测功实验室、可靠性试验室、电子实验室等分隔开来,一应俱全。通道两侧是已经打包完毕待发往用户的各种型号的电机、电机控制器等产品,一路走过去,仿佛进入了一个电动汽车器件展馆。

工作台前,一名研发人员正在对两台银白色的圆筒形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电动汽车的电机也是汽车的心脏,这两台电机所有的测试都已经进行完毕,即将发往厂家进行验证”。在生产现场指挥调度安装的牟特科技常务副总经理梁亚非告诉记者。

“别看这台设备个儿不大,但劲儿大,而且还可以边走边充电。” 梁亚非口中描述的这台型号为TZ22XY240的油冷电机,峰值功率可达123千瓦,可应用于长度为10-14米新能源客车或者16-25吨的新能源卡车上,采用双电机+双输入减速箱的动力系统结构,一个电机作为电动机运行,另一个作为发电机运行;该系统可做纯电动模式运行,也可做混合动力模式运行。

据了解,该电机内部油冷结构已申请专利。独特的设计使机壳与所有的冷却管道集成为一体,节省了冷却管道空间,通过对各出孔位置的调整,使整个油路最末端的出孔也能有足够的冷却油,保证了冷却效果,避免了因冷却不到位而造成电机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梁亚非说,采用这样的设计,花费了研发人员很多心血,而这也成为电机的亮点之一。而国内能为大巴级别的电动汽车制造电机的厂家屈指可数。

研发的产品有新意,还要体现出速度为王。去年上半年,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向牟特科技提出一个月开发出新车型电机样机的需求,牟特科技用10天时间就把电机样机送进客户企业,并通过了客户测试。

“在技术迭代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唯有快才能抢占先机。”梁亚非说,一个是公司采用的模块化运营策略,这有利于快速运转和高效响应;另一个是公司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动力。

研发快,销售也快。凭着过硬的品质,牟特科技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供应4.5吨物流车驱动系统近千套,电动代步车驱动系统销售万余套。

大额投入为发展铺路

实验室的一角,放着一个约2立方米的容器,里边一台电机被完全泡在水里。面对记者满脸的困惑,梁亚非介绍说,这是模拟设备在复杂外部环境下的性能测试,电机作为电动汽车里的主要设备之一,应确保其在极端恶劣环境下还应具备极高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这是电机必须过的一道坎。

梁亚非说,为了保证自身产品的质量,牟特科技投资近千万元引进奥地利AVL公司制造的电机动态性能测试试验室,而这些钱是牟特科技初创元年一年产值的总和。目前牟特科技累计在研发上的投入已超过4000万元,这也是保证产品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一个基础。

在人员投入上,牟特科技高薪聘请美归博士及中国新能源汽车圈内知名人士,共同参与高效能、低耗能的汽车新能源电机研发。同时公司还拥有一支以硕士为主、经验丰富的技术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在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领域有丰富的从业经验。

目前,牟特科技建设有电子实验室1个、可靠性试验室1个、AVL电机动态性能测试试验室1个、各类型测试实验平台6个。这些“硬指标”促成牟特科技在较短时间内跃升为国内具备一流新能源汽车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研发水平的企业之一。随着位于江苏徐州2万平方米生产基地的投产,牟特科技实现一年30万套电机电控设备生产能力,实现了在北京高效研发、在徐州快速生产的有机结合。今年4月,牟特科技被认定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还有多种选择,知识产权的壁垒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正在酝酿,竞争格局尚未确定,这为后发企业提供了技术追赶的机会。梁亚非表示,牟特科技将坚持高品质、高性价比,通过不断地研发创新、技术进步、材料优化等,着力提高产品的性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始终如一坚持好的性价比和产品竞争力,力争在年底实现产值亿元的目标。

融媒体中心记者 方针/文并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