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冰棍”到“商业帝国”——成功,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相信大家都有听到过这样的抱怨,“算了,不想再努力了,都一大把年纪了”“这辈子没什么希望了,就这么凑合着过吧”。

其实,说这些话的人并不老,他们大多在四十岁左右,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只是他们遭遇了太多的失败、太多的打击,以致灰心丧气,得过且过。

当一个人错过了黄金学习时期,错过了黄金创业阶段,就真的没有成功的希望了吗?事实并非如此,只要你想上进,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1老板故事: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

不晚啊。宗庆后说,看看我你就会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娃哈哈的创始人宗庆后,42岁那年,还在杭州拉着车卖冰棍。不惑之年才决定创业,建立了一个只有三个人的公司,真的有些晚了;但也正因为宗庆后“不惑”,这个决定一击而中,不早不晚,恰到好处。

1987年,校办企业经销部因连年亏损对外承包,42岁的宗庆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借了14万,创办了娃哈哈公司的前身——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

创业之初,厂里只有3个人,产品是橡皮、作业本、扫帚等。那时候的宗庆后,5分钱一块的橡皮,6分钱一本的作业本,哪怕每件只几厘钱的获利都做,他蹬着三轮车,一个一个学校去送货。

1991年,宗庆后收购了杭州罐头厂,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在办公室里睡觉。

娃哈哈的年轻员工说:“看看宗老板,就觉得自己还不够辛苦。”

如果你现在四五十岁,还有梦想没有实现,你是提着二十岁时的那口气,继续苦干,还是就此服老呢?

宗庆后说:“很多人过的苦日子比你更苦,经历的苦日子比你还长。你不可能大学一毕业刚出身社会就拥有一切,这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我32岁从农村回城,42岁开始创业,用26年的时间,才把企业做成现在这个样子。”

2厚积薄发——成功什么时候都不晚

如今,很多年轻人都着急成功,渴望年少成名,焦虑“被同龄人抛弃”。可是,就是有人身量未成便已扬名天下,有人人到中年仍然苦苦求索。

有的人前半生登峰造极,百姓谓之世出天才,而后归隐;有的人后半生豁然醒悟大展宏图,世人谓之大器晚成,厚积薄发。

有的人羡慕前者,而忘了可以选择成为后者。成为前者,你已经太晚;而成为后者,还不晚。

3紧抓机会,未来已来

当有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不要质疑自己,更不要质疑未知的市场需求,没有负担,确有保障的市场需求确实不多,但真正有担当、有实力、有钱景的机会往往出现在不经意间;

现如今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过于表面的宣传与引导性内容已经很容易识别出来,反而是很多真正做好产品的商家公司,没有浮躁的营销方式,潜心出好物,只待有缘人;

源自高寒境地 专注苦荞27年的品牌——环太苦荞

从生产基地、农户包产、生产加工到包装设计,坚实得走好每一步,在扩张升级的新跃进时期,正好需要的是全国各地有经验,有区域优势的合伙人一起开疆扩土,一起享受苦荞茶大健康产业这块红利市场,未来已来,虚位己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