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海洋物种多样性,树立经略海洋世界观

青岛实验初级中学2016级11班参观海洋研究所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伟 通迅员 靳芃 朱健睿 柳嘉怡 张甲怡

在世人眼里,海洋富饶辽阔,物种繁多,海底世界神秘莫测。2018年7月14日,青岛实验初级中学2016级11班的同学们参观了青岛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展览厅和标本馆,感受海洋的魅力。

同学们在中科院海洋所大厅合影留念

首先第一站是展览厅,李教授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解决了我们对知识上的迷惑。“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海洋十分辽阔,其中所蕴含的生物资源也远比陆地上多得多。所以海洋是我们人类十分富饶的宝库,我们要好好地、全面地、合理地利用这一笔财富,而同学们是祖国的未来,海洋接下来的开发需要你们,希望大家好好学习,为海洋科技的发展贡献力量!”李教授对同学们说,然后他向同学们介绍了海洋波动、黑潮和近海环流的知识。

接下来,李教授给同学们介绍了童第周和曾呈奎教授。他们所取得的科学成就,令高山仰止,在国际上赢得了显赫的声誉。

随后,同学们在李教授的带领下又来到了科普大厅, 这是一个集三维影视再现、图片说明和科考船模型展示为一体的展览厅。在那里我们看到了许多科考船的模型、海水养殖模拟模型、科考视频和3D海洋科普微电影。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知识。

同学们参观的第二站是标本馆。该标本馆是全国海洋标本规模最大、亚洲海洋标本数量最丰富的大型现代化标本馆,这里的标本来自四大洋,涵盖了南北两极,最早的标本馆藏可以追溯到1898年,馆藏标本70多万件,2200余种,可谓是海洋生物的宝库。来到海洋研究所,就仿佛来到了一个科学的殿堂,这里处处洋溢着海洋科考和研究的气息。同学们立刻被大厅的布局、藏品和色彩所震撼,被那些丰富生动、震撼详尽的科考知识和栩栩如生、精彩绝伦的模拟海底环境所陶醉,大家不断驻足观看,品头论足、问长问短、热情讨论,整个场馆变成了我们的大课堂,同学们尽情游弋在知识的海洋。

尤其是体型庞大的海龟标本、憨态可掬的帝王企鹅标本和大型鲨鱼头骨化石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兴趣。同学们议论纷纷,感慨于海洋生态的破坏,濒危物种的消失和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李教授告诉同学们,海洋科学考察和海洋标本馆的建立,就是为了做好海洋物种的探索、分类、收藏、整理,并通过向公众展示,做好海洋科普和海洋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使人们自觉爱护大自然,共同捍卫我们的蓝色国土。海洋科考要借助科考船舶和专业的科考设备,而且,每次考察,科学家们要在海上工作几十天甚至几个月,会经历狂风巨浪、酷暑严寒、晕船和枯燥的生活。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新型科考船和海底机器人大量投入使用,我们已经可以通过机器人在海底直接采集标本,可以更直接、更全面的了解海洋、经略海洋。

在多孔虫模型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多孔虫其实很小,肉眼无法看清,这些充满艺术感的模型,其实都是郑守仪院士通过显微镜放大,然后全部通过手工绘制、制作出来的。科学家们精益求精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才有了这样辉煌的科学巨制!

一个上午的参观,同学们收获很多。我们不单单是来品尝科考成果,更是来感受海洋成果背后艰苦奋斗的人们,他们坚持不懈、奋斗一生。正是一代代人的前赴后继,才有了这样丰富多彩的标本馆,才有了越来越强大的中国海洋科考和海洋科技,才有了我们探索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经略海洋的海洋战略,才有了我们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而我们年轻的一代,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去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把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海洋,建设好,保护好.

加油吧,同学们,浩瀚海洋等我们去探索,未来必然属于我们。

编辑:西海岸频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