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字中学习地质学知识

7月22日,中国地质博物馆开展了主题为"解析带石字成语,学习地质学知识"的讲座。讲座由中国地质博物馆工程师尹超主讲,来自青海玉树的50多位家长和孩子作为观众参与了这次有趣的讲座。

讲座上,尹超巧妙地分析了"石"与"时、食、蚀、实、识"之间的联系,比如由"时"可以联想到岩石是人们认识地球的重要途径,由"食"可以联系到岩石是土壤形成的重要的因素等。此外,尹超还从带"石"字成语中给听众科普地质学的知识,比如从通过成语"飞沙走石"分析构成沙尘暴的岩粒在大风中不同的旋转速度,从成语"金石为开"中解释不同矿物金属的硬度的知识。

讲座中,尹超先生用生动的语言和在座的听众互动,向听众提出问题,学生们表现非常热情。"孩子今年上三年级,提前给他了解一下地理知识,开拓一下眼界挺好的。"一位来自天津的女士说。

地质学有些东西专业性很强,不易科普给普通听众。面对这个问题,中国地质博物馆想了很多办法,尹超认为想要把这种专业性呈献给观众,就必须把地质学知识和普通人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贴近实际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

" 还是很希望听众能给我们更多的建议,举办这一系列的讲座,最重要的是培养听众的探索精神。"尹超说。据悉,此类活动在地质博物馆每周都会有一次,邀请地质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给听众授课,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