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工业大脑”向制造业开放,称内测期间节省成本数十亿

阿里云机器智能首席科学家闵万里。阿里供图

帮助中策橡胶提高加工合格率5个百分点、协鑫光伏电池切片的良品率提升1个百分点、天合光能的A品比例提升7个百分点……为这些企业省下数十亿元成本——8月1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阿里云发布“ET工业大脑”两年来的“内测”成绩单,并宣布向国内制造企业开放“ET工业大脑”平台。

“约20家国内龙头企业的使用,证实‘工业大脑’是有效的,现在要把经验复制出去。”阿里云机器智能首席科学家闵万里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透露,“ET工业大脑”的目标是三年服务国内100万条制造业生产线。

“ET工业大脑”是阿里云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帮助企业深度挖掘工业数据,激活数据价值,降低生产损耗、提升良品率的一种算法服务,闵万里最初制定的目标是提升中国制造企业1%的效率。2016年,“ET工业大脑”开始与第一批企业合作,其中包括中国最大的轮胎企业中策橡胶。

“生产线每天产生大量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在短时间匹配最优的橡胶合成方案,稳定混炼胶性能,使加工合格率提高。”中策橡胶企划部总监吕黎告诉澎湃新闻,对年产5000万个轮胎的企业来说,良品率提升5个百分点,意味着一年降低数千万元成本。

据介绍,浙江正泰新能源用上“ET工业大脑”后,通过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算法,质检机器集中学习4万多张样片,将图像转换为二进制语言,可实时、自动判断电池片缺陷,每片电池的质检速度从人工处理的2秒以上降低到不足1秒,电池良品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工业大脑的目标是把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嫁接到生产线,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流、数据流与控制流协同,提升产线效率。”闵万里表示,平台开放后适用于各类制造企业,“全适配,不挑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