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糊了可能不是因为你手抖

大家在用手机拍照的时候,会不会发现偶尔有些照片拍得不是很清楚,然后下意识地认为是不是自己手抖了?其实不然,因为经过我们测试发现,即便手机在稳定的状态下拍照,依然会小概率出现这种情况。

为什么呢

因为手机对焦的过程是软件算法和硬件驱动结合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软件算法计算 FV(Focus value) 值,对焦马达推动镜片组到达相应位置完成对焦。在这个过程中,算出 FV 值是最关键的一环。如果这个 FV 值在计算的时候受到干扰,或者本身计算失误,即便你拍照时候手是稳定的,也会导致图片对焦不准确。

所以我们会看到手机大多数采用混合对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焦精准度。而不管你的手机是采用哪种对焦方式,它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算出更准确的 FV 值。关于手机对焦方式可以查看先前的文章《拍照很简单,但关于对焦你知道多少?》。

可能你会说偶尔出现一两次对焦不准没啥关系,但在我们的角度来说,研究它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所以我们找来了近期发布的热门机型,挨个都测试了一遍,看看它们的表现如何。

在实验室的标准光照条件下,手机放置在固定机台上,手动遮挡手机相机触发其对焦,拍摄 TE42 综合测试标版,反复几十上百次,计算每一张照片的解析力数值,再统计出所有照片解析力数值的变异系数,以此来分析手机相机的对焦稳定性,结果挺让人意外的。

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标版里对焦特征点充足,大多数手机的变异系数值都小于 0.1,表现还是很稳定的,日常使用基本不受影响。

到了弱光环境下,各个手机就表现不一了,三星 S9 竟然排在最后,让我们有点出乎意料。

从我们测试的数据来看,目前发布的热门机型都没有出现大概率对焦不准的情况,只在弱光条件下会小概率出现。

所以建议大家在拍摄夜景等弱光场景的时候拿稳手机,待对焦稳定之后再拍照,如果画面内有高亮光源,最好是采取手动选择对焦点的方式。

最后,再给大家介绍一个终极解决方案:再拍一张。

点赞加鸡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