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联手盒马饿了么做起来“外送厨房店”,能提高销售业绩吗?

最近,有关星巴克将正式推出外卖配送业务的消息甚嚣尘上。2018年8月2日,传言终于尘埃落定,星巴克宣布与阿里全方位合作,包括联手饿了么推外卖业务,先在上海、北京两个城市的150家门店做试点,年底将覆盖2000家门店;还入驻了阿里旗下的盒马鲜生,做起来“外送厨房店”。

之前星巴克曾在公开场合透露,考虑到外送业务很难保证咖啡的口感品质,暂时不对外推外送服务。但时间没过多久,星巴克就急慌慌地进军配送服务,为何?有人认为,这与星巴克7月26日公布的较为惨淡的Q3财报有很大关系。因为财报数据显示,星巴克高度依赖的中国市场出现了变数,受到了luckin coffee等新兴互联网咖啡品牌的冲击,这就不难理解缘何星巴克前后态度上的“变脸”了。

只不过,问题是——就算星巴克面向中国市场强推外卖服务,能“拯救”颓势吗?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出发来分析下结果如何。

1

外卖会增加服务成本

是把双刃剑

说实话,星巴克作为咖啡行业的老大,能与时俱进,向外卖服务“妥协”,这是一件应该点赞的事儿。尤其是在luckin coffee、连咖啡等新物种的影响下,星巴克推外送服务,某种程度上,更能起到教育市场的作用,让消费者接受这一全新的消费模式。

只不过,在这个节骨眼上,星巴克推外送服务,很可能带来服务成本上的上升,让本就差强人意的业绩压力更大。根据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星巴克迎来了9年来最差的财务数字,尤其是一直扮演“火车头”角色的中国市场出现了滑坡,中国同店销售额下降了2%,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还是增长4%。另外一个与经营状况直接挂钩的指标——中国及亚太营业利润率,更是同步下降了7.6%。

一旦星巴克推外卖服务,就会涉及到大概6元的配送成本,如果将这一成本完全转嫁给消费者,会抬高价格,让本已高昂的价格继续攀升,提升消费者选择外送服务的门槛。由于打的是保卫战,我们猜测星巴克很可能会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补贴,但这又涉及到了经营成本的水涨船高,进一步稀释毛利率。在投资者担忧业绩下行的压力下,这恐怕是星巴克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推不推外卖业务都是一把双刃剑。

2

外卖能提高星巴克的坪效吗?

可能要辩证地看

同店销售额是一个核心经营指标,是资本市场拿着放大镜看的数字,星巴克第三季度中国市场的这一数据下滑了2%。星巴克一改以往策略,推饮品和轻食外卖业务,目的就是要改善和提升财务表现。但这可能只是理想上的诉求,现实残酷不残酷,还需要验证。

像luckin coffee这样的新零售咖啡,为什么敢于叫板星巴克,其实原因在于用户覆盖半径的增大。星巴克选择与盒马鲜生合作,恰恰得益于新兴咖啡模式的启示,将线下门店变为前置仓,以线上线下的模式来覆盖更多的用户,半径一下子能从500米延展到2-3公里。一样的道理,luckin coffee除了类似星巴克的旗舰店、悠享店外,还有快取店和外卖厨房店,后两者基本上等同于扩大了用户覆盖范围,让传统意义上的“坪效”突破了物理空间上的限制。看来,星巴克老大哥也学会致敬同行了,很虚心的态度。

但星巴克推出外送服务,能不能提高“坪效”呢?这一点要辩证地来看。因为对于星巴克来说,拿北京CBD这样的单量集中的门店来说,本身供需相对较为饱和,很多白领、外企上班族外带的比例不小,甚至不排除存在产能不足的现象。即便推外送服务,到底能提升多大的比例,还是一个未知数。而且还有一部分人群本身有刚性到店需求,选择外送的话,并不能带来增量。

3

性价比是硬伤吗?

可能左右为难了

性价比这一指标放在咖啡市场,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左右消费者的决策?我们并不排除有一部分星巴克铁杆粉丝对价格的敏感度不高,我个人也是星巴克的重度用户,但单杯咖啡价格35-40元档,高频喝的话,还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的。特别是中国经济大环境发生改变,房价的高企、股市的一路下跌、P2P网贷频频爆雷,这进一步稀释掉了消费信心,拼购、二手市场等次级消费市场的火爆,表明大众对性价比越来越看重了。

当你囊中羞涩时,必然会考虑是否划算。如果luckin coffee能提供同档口感和品质的咖啡体验,对于那些初入咖啡市场的新晋职场、精英人群来说,他们很容易倒戈过去。

目前来看,luckin coffee价位比星巴克低一截,考虑到大手笔补贴,虽然单杯咖啡处于亏损状态,但价格几乎拉到了星巴克约1/3水准的样子。而且,7月11日,luckin coffee宣布完成A轮2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10亿美元,成为了成长速度最快的独角兽。8月1日,luckin coffee宣布轻食五折优惠,同时延续咖啡首杯免费、买二赠一、买五赠五等优惠,这将能帮其圈进更多的用户。

只不过,价格层面,星巴克一旦跟进的话,就等于中招了,既可能会拉低形象,又丧失了利润,所以对这个新物种,完全没法接招儿。

4

外送与第三空间理论相矛盾

陌生领域就没话语权了

星巴克有一个著名的“第三空间”理论,强调咖啡消费的文化和社交空间,用户来到了星巴克的门店,等于进了除家和公司外的的第三空间。可以说,星巴克自从诞生起就一直推崇这一理念,并深得一众拥趸们的认可。如今,与饿了么牵手涉足外送服务,等于变相否定了“第三空间”的经营理念,承认咖啡可以不在店里喝,是可以有更多维的消费场景的。

8月2日的发布会上,星巴克中国首席执行官王静瑛透露,将全面打通从第一空间到第四空间(即:生活空间——工作学习空间——线下零售门店——线上零售平台)的所有限制,看来以后“第三空间”成历史了。这更像是精神上的“投诚”。

其实,我们也看到了星巴克在这一理念上的犹豫不决,比如在北京开出了全球第二大的臻选·北京坊旗舰店,增加了茶和酒商品的多元化经营,这其实是进一步夯实“第三空间”,但外卖服务的推出却有些背道而驰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星巴克经营线下店面,应该要比luckin coffee有经验和话语权,但一脚踏进外卖服务市场,就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能不能及时配送,且避免口感下降和洒了的问题,星巴克也需要与饿了么有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拿luckin coffee来说,末梢的配送体验同样经历了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现在配送时间已经由原来的26.5分钟降到了18.2分钟,超时率从刚开始的26%降到了0.4%。

5

新零售咖啡不是外送咖啡?

外送不等于新零售

任何一个新物种冒出来,都会伴随着一些概念和噱头。拿luckin coffee、连咖啡来说,行业里将此统称为新零售咖啡,也有互联网咖啡的说法。其实,这些都是表象,就像盒马鲜生、无人货架、自动贩卖机等不同商业模式涌现,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楚,给冠上新零售的帽子。实际上,如果仔细对比每一家企业,会发现区别很大。换句话说,新零售咖啡不是单一的外送咖啡,外送也不等于新零售。

因此星巴克外送并改变其传统基因,到底是不是新零售咖啡,也不好说。

听起来有些绕口,但却是直接与一家企业的竞争力和未来命运挂钩的。就如腾讯在互联网行业里以产品著称,内部崇尚“赛马规则”,让其保证有创新产品接棒。如果你只是照猫画虎,将这一机制复制过来,就能奏效吗?显然是不一定行得通的。咖啡外送不外送只是一个“外衣”,关键是本质上有没有改变,有没有参透新零售之于效率提升、成本降低这一心经,不能换汤不换药,修修补补打补丁。

说了这么多,星巴克与盒马鲜生、饿了么探索外送业务,对于luckin coffee、连咖啡们来说,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同样,对星巴克这样的巨头来说,这也是一种进步,我们也期待大象能够跳起轻盈的舞步,因为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开启一个更大的市场,引发一场咖啡业的创新运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