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嵘:在父亲的鞭策中成长 在工作中寻找科研的意义

嫦娥工程,量子科学卫星、高分重大专项……这些有着重大意义的工程填满了舒嵘的生活工作。今年47岁的舒嵘,深耕科研领域26载,要说起他与科研的点滴,还得追溯到舒嵘的童年。

从小耳濡目染于科研氛围

舒嵘的父亲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母亲毕业于上海交大机械系,都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光机所)工作。由于父母工作繁忙,舒嵘自小跟着外婆在浙江长大,说起小时候,这位科研工匠脸上露出了“顽皮”的笑,“小学二年级来了上海,一开始跟着父母住在光机所的集体宿舍里”,舒嵘回忆道。那时候,实验室是舒嵘眼里的“游乐园”,实验室里的螺丝螺母是舒嵘爱不释手的“玩具”,所里的叔叔伯伯是舒嵘的“百科全书”。据舒嵘的父亲舒美冬回忆,学生时代的舒嵘一放学就钻进实验室,也常常会请教所里的叔叔伯伯各种各样的问题,“他是用心去看的(实验)”,舒美冬说。

从小在光机所里长大的舒嵘,对实验室的环境再熟悉不过,里面各式各样的器材承载着舒嵘的童年记忆。也许就是从那时起,舒嵘心里就种下了科研的种子。尽管大学的专业是由父母决定的,但舒嵘并不反感,大学期间努力学好专业课以外,语文、英语的学习也丝毫不落。舒嵘至今仍记得大学时系主任的教导:学好语文才能写得好报告,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或者科学家,语文的作用不可小觑。毕业后,舒嵘来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工作,“面试是13个研究员问一个学生,没有一定功底是面试不过的”,舒美冬回忆道。

成长离不开父亲的鞭策

“其实我受我父亲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舒嵘说。上世纪90年代正值出国热潮,舒美冬希望儿子也能出国深造,但舒嵘从没考虑过出国留学,在他看来科研工作比远赴他乡读书要有趣的多,“不去,他说,他觉得国外有的国内也能做出来,只要持之以恒”,舒美冬笑着说。但舒美冬始终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科研人员,必须深入学习,不断进修,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支撑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保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我要求他一定要拿下硕士、博士学位”。工作六年后,舒嵘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跟随导师薛永祺在科研路上继续奋勇拼搏。那时候实验室、寝室、食堂占据了舒嵘大部分生活,回忆起这段边工边读的岁月,舒嵘说“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和工作,每天在实验室待到十一二点,第二天早上六七点又精神饱满,开始新的一天”。通过理论加实践的磨砺,舒嵘渐渐开始明白父亲如此鞭策他的原因,不仅仅是学位,更是对如何做好科研工作的系统化培养。

从入职初期的学位要求到如今工作中的每个阶段,父亲舒美冬都会给儿子提出相应要求,鞭策儿子不断进步。舒美冬敏锐地感觉到时代的变化,创新开始逐步替代从前“追踪式”的研究,而这也是他对儿子最新的期望。

逐渐找到科研的意义

对科研的热爱,对技术的追求,对“做一件事像一件事”的执着,使得舒嵘在科研路上不断修炼、升华。据舒嵘介绍,探测器在落月时会有不可避免的晃动,为解决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面的安全着陆,舒嵘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经历数年的攻关与实验,终于成功研制了国际上第一个用于空间自主着陆避障的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实现250ms内对30°×29°区域的精准三维成像。“国际上,只在美国的实验室做过,就再没见过任何报道”,舒嵘说,这一方案成功保障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面的安全着陆,也使得我国成为国际上首次采用激光三维成像技术在离月面100米高度进行行星软着陆自主避障。

舒嵘在一个个重大项目中不断成长、不断提升,他越来越发现科研的目的不仅仅停留在顺利完成指标的工作中,他更希望通过科研提升技术,让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不能为了做科研而科研,要做有效的科研工作”,舒嵘说。

一两个月才有时间去探望一次父母,在女儿眼里爸爸的职业“是出差的”,繁忙的工作让舒嵘错过了很多女儿成长的时刻,错过了很多和父母相伴的时光,“没有时间陪家人,这点确实挺遗憾的”,舒嵘略表无奈。而让他感到宽心的是家人的理解,“我很理解他,很放心他,只要他把工作做好”,舒美冬如是说。

人物简介

舒嵘,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兼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获中科院先进工作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六部委“嫦娥三号突出贡献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劳模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团队负责人。

近5年来他主要担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量子科学卫星副总师及有效载荷总体主任设计师,国家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GXX-7卫星激光测高仪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国家重大专项—月球探测与载人航天工程嫦娥三号着陆器GNC分系统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技术负责人,国家重大科学装置—航空遥感系统高光谱成像仪技术负责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工程有效载荷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主任设计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