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大院饭店关门停业 储值卡“吞”掉 6000 元

消费者办理预付式消费卡,也就是各种充值会员卡,在给商家带去利好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和优惠,因此在各行业中日渐兴起。但不少消费者办理了充值会员卡后,卡内钱还没用完,商家却关门了。长春市民李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事。" 当初办了两张卡,里面都还有钱呢,现在突然关门了 ……" 对此,李女士表示很无奈。

卡内钱没用完 饭店却关门了

李女士告诉新文化报 · ZAKEE 吉林记者,她是在 2017 年 10 月份前后在刘家大院饭店办的卡。

" 我先后办了两张卡,一个五千的,一个一千的,都是用我名字办的。" 李女士称,当初办卡是因为饭店有活动,充值一千元赠五百元。" 也就是充一千,实际卡里是一千五,充五千,实际卡里是七千五。" 李女士说。

一开始,李女士经常来这家饭店吃饭。" 当时生意特别好,菜品也不错,谁也想不到会突然关门啊!" 李女士最后一次到饭店吃饭是在今年 4 月末,当时饭店一切运行正常。

8 月 8 日当天,李女士再次来到刘家大院,却发现饭店已经大门紧锁。" 门上也没留电话,我从外面往里面看,结果发现东西乱七八糟的,我看应该是黄了 ……" 李女士赶紧拨打储值卡后面的饭店电话,结果却无法接通了。

" 充值一千的卡里剩下二百多,充值五千的卡里剩下三四千块钱呢,我当初留手机号了,饭店就是不经营了,也应该打电话通知一下我吧!" 对此,李女士非常不满商家的做法。

记者踏查:附近商铺表示该饭店已经关门近俩月

8 月 9 日当天,记者赶到南湖大路与东岭南街交会处附近的刘家大院查看情况,结果发现该饭店依然是大门紧锁,但牌匾并未更换。

透过落地窗,记者看到餐厅内并未搬空,门口花瓶、空调等物品仍保持原样,墙脚处堆放着大量啤酒。

记者走访该餐厅附近的商铺得知,该餐厅已经停业近两个月了。

" 应该是不干了吧,要是装修也得有动静啊,很久都没人了 ……" 一名知情人表示。

在刘家大院餐厅的门窗上,记者看到一张写有 " 吉林省刘家大院传媒有限公司 " 的匾,记者利用企业查询软件查到了该企业,法人为刘伟,企业注册资本 50 万,成立时间为 2015 年 11 月 19 日,目前为存续状态,记者拨打其电话,能打通,但无人接听。

随后记者拨打了长春市工商局的电话,一名工作人员将此事记录下来后表示会在七个工作日内对此事进行回复。

律师:储值卡属于债权债务

近几年来,新文化接到不少类似投诉,消费者在公司或者个体商户处办理会员卡、储值卡、健身卡等,但是没过多久,这些公司或者商户就人去楼空,想找老板追讨债务却苦于找不到人。面对这种情况,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些商家又将承担哪些后果呢?

对此,吉林吉翔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海波表示,如饭店在工商机关的注册为个体工商户的,饭店所办理的储值卡属于双方的债权债务,饭店的经营业主应当对此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消费者有权在工商机关调取饭店的工商注册信息,然后向经营业主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退还款项,法院可视情节做出缺席判决,最后消费者以此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经营业主继续拒绝履行,法院可以限制其高额消费及纳入失信人名单,情节严重的,可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最高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消协:办卡一定要索取发票

据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单用途商业预付卡行业报告》披露,当前预付卡消费欺诈正在从前几年的拖、推、欠上升到跑,在美容美发、健身娱乐、汽车消费、家政服务、服装洗涤等行业,有些商家甚至以预开业为名收取费用,消费者还没等到商家开业,钱就被卷走了。面对这些陷阱,消费者要如何避免?

长春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钟萍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消费卡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办卡前要详细了解持卡消费的服务项目;二是消费者在持卡消费时要仔细斟酌、精打细算,确保自己得到真正的实惠;三是对规模较小、经营管理状况不佳、未能证明其合法经营的商家要慎重选择;四是办卡消费最好签订书面协议,对相关内容作出明确规定;五是办卡时一定要索取发票,以便在发生消费纠纷时投诉有依据。

新文化报 · ZAKER 吉林记者 王跃

编辑:赵霜雪

值班主任:高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