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16:不谈跑分 也是旗舰

黄章出山了。

对无数魅友来讲,黄章绝对是魅族的精神领袖一般的存在。MX3之后闭关的他,携带着魅族15那把"小试牛刀",重返舞台继续他的梦想。

15 系列小试牛刀后的3 个月,魅族的16来了。这是基于魅族十五年总结基础上的全新升级。无论是高通骁龙845顶级处理器的加入,还是IMX380/350的顶级COMS组合,以及屏下指纹技术的应用,这样一款屏幕定制费用高达600万美金的无刘海全面屏幕手机,售价只有2698元起,让我疑心在论坛里说着手机不赚钱的黄章老板不是要和我交朋友,而是要和我义结金兰。

曾经,煤油的坚守,等来了Pro6 Plus。这次,魅族16就是为了他们做的。为了市场,为了生存,也为了证明自己,16th 和 16th Plus,像一场手机市场惨烈厮杀红海中的临危受命,证明这个品牌存在的意义。

魅族做全面屏最全面的一次 黄章给你们

魅蓝S6是魅族的第一款全面屏,但在这之前,魅族其实已经做了不同于16:9比例的屏幕尝试。不爱随大流,这是基因,不好改。

这一次的16系列采用了定制费用达600万美元的三星Amoled 18:9 比例的全面屏,而非今年其他厂用起来非常带劲的刘海屏幕。这块相当吸引眼球的屏幕,其中16th 屏幕尺寸6.0英寸,16th Plus 屏幕尺寸为6.5 英寸,官方数据整体屏占比更是达到了91.18%,出于业界的领先水平。分辨率均为 2160X1080(FHD+),但PPI不太相同,小的为 402 ,大的是374,个人认为16th的屏幕显示可能看起来更细腻一些。

1080P的分辨率颗粒观感是客观存在的,不过就我个人来讲,16th Plus需要在屏幕接近眼睛15cm的时候才能感知到,我相信现实里应该是没什么人会用这样的方式看手机的。如果你被三星的顶级2K屏幕惯坏了,你可能会不太喜欢。没办法,三星不愿意拿出最好的屏幕,虽然这块1080P也是三星最新量产最窄COF宽度的屏幕了,但总归是一点小小遗憾。

高端旗舰机器与中端低端机的显著区别就是工艺上的不同。2500元左右的手机很多时候会在屏幕四周加上塑料包边,来减缓跌落时的冲击力,甚至3000元以上的手机也有使用这种工艺。魅族16th去掉了屏幕塑料包边,使用了曾经应用在MX4悬浮点胶的工艺,边框也做到了 1.43 毫米,略有点丧心病狂。这块屏幕还能看到黄章式的固执,比如明显黄章式的双R角切割,给这台手机注入了一股不同于其他刘海机型的独特气质。上下对称的全面屏设计,没有跟风今年的刘海大潮,有性格的厂商太少了,这个赞我是不能吝惜的。

屏幕指纹 2500元手机不敢想的东西,黄章给你们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 vivo NEX、X21UD、小米 8 透明探索版等屏幕指纹手机,但售价均在3000-4000元的区间内。16th、16th Plus 全系加入了屏幕光学指纹识别方案,这个方案是利用自发光的 AMOLED 屏幕提供光路,指纹识别传感器隐藏在玻璃盖板下方,通过感应手指表层油脂对光线的不同反射来绘制指纹。

16th手机全系配置屏幕下指纹,它没有像一些厂商把这个做成机型差异化的分水岭,而是固执地将其从上到下配置完全,这在售价2500左右的手机里是前无古人的一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让每个人多感受科技的乐趣",也是丝毫没有问题。

屏幕指纹录入过程,迅速简洁,对于经常使用这个功能的用户没有添加任何学习成本。而识别表现上,官方宣称魅族 16th、16th Plus 屏幕指纹解锁速度在0.2s,这种速度,使用者对快慢的感知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按上即解"的感受,相信你们用过都会赞不绝口。

mBack 没了身体 但是灵魂永存。

基于 Android 8.1 的 Flyme 7来了。全面屏时代,实体按键突然成了某种罪恶的存在,没有小圆点,没有腰圆键,mBack何去何从?魅族给出了答案。

新的mback配合mEngine横向线性马达,带来了Super mBack 2.0.

Super mBack 2.0有两套操作,一种是轻触屏幕底部横线返回,重按回到桌面,底部两边上滑启动多任务,个人认为这套最棒,可以体会到线性马达带来的酥爽,让手指上瘾的快感。

另一种方案在很多厂商都在使用的全面屏手势,但魅族做的还是有点不一样,短滑返回,长滑回主页,滑动停住多任务,这套手势支持从屏幕三个方向触发,对于大屏幕用户来说相当友好。相比单纯的底部上划操作上更便利一些。

扔了安兔兔吧,有些体验是分数跑不出来的

魅族手机不缺设计,但对于大部分魅友,联发科成为很长一段时间里说不完的梦魇。16th、16th Plus 终于用上了高通的旗舰 SoC骁龙 845,对于魅友真的是喜从天降一般。这个SoC对于魅友的意义,其实已经不在高通845本身了。

骁龙 845 的综合性能、发热、功耗,无疑是安卓阵营中最强的 SoC,为了更好驾驭,16th 系列还内置了液冷铜管散热。我使用的8+128版本在安兔兔跑分里,五次都在29万分以上,实力在这里,我们讨论跑分没什么意义了。有种说法是跑分好的手机,体验就很好,但总有安兔兔跑分表现不出的东西,却对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比如 16th、16th Plus 上使用的高成本、大体积横向线性马达,mEngine 2.0可以说现阶段在安卓阵营没有对手。这个线性马达除了可以跟随手机自带铃声做规律的震动,还可以模拟心跳,滚轮等真实律动。

又比如 16th、16th Plus 的 真.双线性扬声器,外放表现非常优秀,几乎和三星Galaxy S9系列打个平手。

别和魅族提手感,提了会教你做人

在手机行业转向玻璃材质后盖时,魅族依然沿用金属材质机身,

而这一次在 16 系列上,魅族带来了 4 曲面 3D 玻璃后盖。

但此后盖并非一扣了之。握着这款手机时,你会发现在你手日常能接触到的角度,后盖与中框过渡处理地相当圆润,没有任何硌手感,直逼去年的安卓机皇Galaxy S8。魅族 16th 重量仅有 152 克,魅族 16th 重量也仅有 182 克,手感轻薄舒适,相当优秀。加上玻璃后盖的润滑手感,提升了不少的好感度。

上一台这么喜欢的手机是魅族 15 汝窑白、遗憾的是白色16th的金属中框只是做成了金属磨砂,视觉有些割裂,这一点上黑色版本的一体性更加出众。

没有遗憾不可能

电池容量上,魅族 16th 为 3010 毫安时,16th Plus 为 3640 毫安时,相比其他的骁龙845手机电池容量不大,所以我推荐电池较大的16th Plus。这两款手机 16th、16th Plus 都支持 24W 快速充电,0电量16th 半小时可以充到 60% 以上,16th Plus 也可以充到 50% 以上。日常使用,推荐随身携带充电宝。不过这年头,基本上都会带个充电宝吧。

没有无线充电,也没有 NFC,略有遗憾。但16th、16th Plus 保留了 3.5 毫米耳机插孔,予取予求,全在消费者。

强大的拍摄能力,不上DXO一样做强者。

16thj系列在拍照方面硬件配备可以说是毫不含糊,IMX380与IMX350的双摄组合虽然延续了上一代 15、15 Plus 的规格,但在算法上更新,使得这款手机的拍照能力更上一层楼。

16系列的主摄采用了像素级别 1200 万的索尼 IMX380,CMOS 尺寸 1/2.3 英寸,单像素尺寸为 1.55 微米,光圈 f/1.8,支持 4 轴光学防抖,日常拍照很踏实不秒杀单反,但足以媲美卡片机。

副摄为索尼 IMX350,功能用来做 3 倍无损变焦拍摄。虽不及华为变态的5倍混合变焦,但在其它对手面前,拍照实力足以昂首挺胸。

AI拍照是今年售价拍照的主流发展方向。前有华为铺路,展示了AI在拍照上的强大优化能力,搭载了骁龙845的16th、16th Plus 更不例外,相机的 AI 识别对照片观感的提升是十分明显的。相机取景后对拍摄物体自动识别,通过处理器进行色彩优化,可以让拍摄者得到更好的拍照体验。至于有人说不真实了?手机拍照本来就是偏重于分享,或许讨喜也是一种正义。

今年也是厂商们对手机拍照大力投入,甚至开启军备竞赛的一年。我一直在想,我们用手机拍照的初心是什么?厂商们做手机拍照的意义是什么??

我只是想好好记录我生活中可以记录的瞬间。而厂商也应该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服务。

但消费者需求的是简单,好用,拍出好照片,而不是DXO的分数

当然DXO可以代表手机拍照素质的水平,也可以作为消费者选购的一个参考。当消费者拿着分数很高的手机拍不出好照片的是时候,消费者会认为那是自己的问题吗?

所以,我觉的一个舒服的拍照体验,远比分数重要。

以下样张均使用魅族 16th Plus 在自动模式下拍摄,

由于超窄边框全面屏的设计,魅族 16th、16th Plus 定制了小体积的像素前置摄像头来解决这个矛盾体的存在。采用虹软算法,支持 AI 单摄背景虚化。这个全球最小前置相机模组,还是2000W像素的级别。好吧,这个完全可以用更一个500W头糊弄过去的的细节,魅族又磕了下来。要知道16th的屏幕上边框仅有 0.795mm,在这里塞进一棵这样的镜头,还支持虹软算法,AI 单摄背景虚化。消费者当然乐于看厂商这么堆硬件了,可对于厂商,这么做真的是不给同行后路了。

最后有些话想说,不想用平常的话语作结。

从M8时代就接触魅族手机的我, 看到16的那一刻,心中感触良深。

M8是故事的开端,魅族手机的河山,从那里开创。

MX是故事的延伸,魅族的蜿蜒曲折与高光时刻,都在这两个字母中。

PRO是魅族的反击,为了挣脱命运中的羁绊,它想做一个不一样的自己,而不是一个一样的它们。

而16 ,则是魅族全力打出的杀招,MAKE MEIZU GREAT AGAIN ,我相信也是每个魅友心中的期盼吧。

十五年,魅族的这个交代,不枉追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