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突发险情该如何逃难?高层救援存在盲区(图)

关注超高建筑避难层之演习

高楼突发险情?快往避难层跑!

高层救援存在盲区 别忽视避难自救区域

南宁市的建筑越“长”越高,因此避难层是人们在高层建筑遭遇危险时,能否成功逃生避险的关键场所。

编者按: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在各种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刷新高度极值的同时,我们也禁不住发问:这么高的建筑中,有突发险情该如何避难、自救?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向上或者向下逃至避难层,安全等待消防人员救援。那么,什么是避难层?南宁这些高层建筑的避难层是什么样的、是否按规定做好了避难设施?长期身处高楼的市民对此是否有充分认知?本报记者对此进行深入探访。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徐庆成实习生张荟/文苏华/图

高层起火,如何逃生?8月17日,南宁市在东盟国际商务区举行了一次超高建筑失火救援应急演练,让在高楼内上班的市民体验了一次“高楼逃生”。记者注意到,遇到高楼火灾等突发情况,高楼中的市民主要靠自救,而尽快进入避难层等安全区域,就是最有效的自救手段。

1消防演习

市民体验高楼火险逃生

“起火了,大家赶快跑”……17日上午8时30分,位于南宁市青秀区中柬路8号的龙光世纪2号楼突发“火灾”。一场以超高层建筑火灾为主题的跨区域灭火救援实战演习,在略显紧张的氛围中拉开序幕。

当天的演练,以龙光世纪2号塔楼3号房为着火点,模拟电器线路短路触发烟感火灾报警系统,导致多个楼层断电。随火势的发展,飞火蔓延至1号塔楼,导致建筑内有多人被困。

接到“报警”后,南宁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消防、医疗等单位迅速赶往火灾现场救援。

消防部门赶到现场后,首先找到了大楼的结构示意图。据了解,龙光世纪1号塔楼地上共81层,高347.75米,其中第5、24、43、62层为避难层,76层设避难间。2号塔楼地上共50层,高171.4米,第12、20、28、36、44层设置避难间。

了解楼层结构后,消防部门立即展开针对性“救援”。现场“险情”在约半小时内消除,“受困人员”在避难层中安全避难后,被安全疏散到地面。

2经验总结

尽快往避难层(间)疏散

一场消防演习,考验了市民在高层建筑面对突发情况的逃生能力。

记者在演习现场看到,由于“火灾”发生突然,内部“被困”人员较多,而照明设备突然中断,导致各通道光线较暗,加之燃烧产生的大量浓烟影响人员疏散,导致“逃生”人员出现慌乱、拥堵现象。

消防人员也对演习情况和经验进行了总结:“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身在其中的市民最重要的是保持镇静,选择正确的逃生路径,一定不要乘坐电梯。身处较高楼层的市民,应尽量往避难层(间)等安全区域疏散。”

消防部门介绍,与普通层幕墙或玻璃装饰不同,超高层建筑的避难层一般外部装饰百叶窗。建议市民在进入超高层建筑时,也要留意建筑的消防疏散图和避难层的相关信息,如此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安全区域避难、逃生。

3如何避难

救援存“盲区”可楼内自救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超高层建筑在南宁市发展迅速。据统计,2010年至今该市已竣工超高层建筑72栋,在建超高层建筑83栋。

城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但其火灾救援,是个尚未完全攻克的世界难题。由于楼层高、人员集中、功能复杂、疏散线路较长,加之高层建筑自身管线多,一旦发生火灾,管道形成的烟囱效应大,火势蔓延快,给疏散人员造成较大困难。避难层的设置和使用,正是为了能够让消防部门最大限度地进行有效救援,让受困人员顺利疏散。

也就是说,避难层,其实就是高层建筑中,为消防安全专门设置的、供人们疏散避难的楼层。

据消防部门提供的数据,目前南宁专门用于高空扑救建筑火灾的消防云梯车、登高平台消防车主要有53米、101米等几种规格。一般53米的消防云梯车能达到17楼左右的着火点,101米的登高消防车则能达30楼左右,但云梯再高,在高层消防时仍旧不免存在一些“盲区”。在实际操作中,也可能因作业空间、风力等因素影响,无法很好地进行救援。因此,避难层的作用不言而喻。

另外,避难层独特的设计,能够保证烟雾无法直接窜入。所以火灾发生时,这里既可以作为逃生者暂时的安全避难场所,也可以作为消防人员的一个救援前沿阵地。

南宁城乡建委相关人士介绍,根据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00米以上的高层民用建筑,即超高层公共建筑,每15层必须设置避难层,不能对该层房屋进行装修,也不能挪为他用,“这是国家强制性标准,超高层建筑设计建设时,必须设置”。(更多相关报道,请关注8月19日《南国早报》)

知多一点

避难层是这样建的

据介绍,避难层的设置有明确的标准。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超过50米。如此规定,主要是因为大多数消防云梯的救援能力约为50米、15层。而根据普通人爬楼梯的体力消耗情况,结合各种机电设备及管道等的布置和使用管理要求,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以不大于50米较为适宜。

南宁消防部门介绍,避难层不能住人,也不允许办公,但可以作为设备层放置水泵等设施,不过要留有足够的空间。此外,避难层须设置消防栓、紧急电话、喷淋灭火装置、独立的排烟装置和应急灯等,且应急灯的亮灯时间不得低于1个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防烟,搭乘客梯是无法进入避难层的,必须走楼梯或者乘坐消防梯。而且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必须要错开。

如某栋高层建筑的15层是避难层,那么市民从16楼走楼梯下楼,是没办法直接下到14层,必须进入15层拐几个弯或者绕一圈,从错开的楼梯下楼。这样在火灾中可防止烟雾漫进避难层,保证避难层的相对安全。这样,在逃生人员进入避难层后,可以在火灾发生后留在此地等待救援;也可以稍做休息,了解清楚灾情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往楼下疏散,还是等待救援。

避难层有敞开式、半敞开式、封闭式三种类型。相关规定明确,避难层净面积,需按照每平方米5人的需求设置。(徐庆成张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