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大数据中的奇思妙想 未来改变你我的生活出行

大数据如何改变生活?

2018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下称“智博会”)将于8月23日-25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智博会系列赛事之一,重庆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8月25日下午将在温德姆酒店宴会厅举行大赛颁奖典礼。

记者了解到,当天还将发布大赛评估报告,并为获奖项目颁发荣誉证书。

蚂蚁公社、智能公交发车系统、一体化智慧出行服务与管理平台、新数据环境下重庆市主城区城市单元的动态测度及决策支持系统方案4个优秀创新项目将进行路演。

重庆交通等领域数据首次开放 看280个团队如何“数往知来”

开放式数据创新赛事是一种以公开竞赛选拔方式、定向流通数据资源、产出创新数据应用产品的模式。开放式数据创新赛事,有助于社会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工作。基于需求驱动的数据创新理念,赛事鼓励社会各界抛出具体问题需求,借由大赛数据流通,吸引有能力的大数据人才和团队为特定需求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应用方案。

去年12月7日,由市经信委、九龙坡区政府、重庆高新区主办的首届重庆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在重庆高新区启动,大赛以“数聚重庆 智创未来”为主题,首度开放重庆交通领域大数据和相关商业大数据。据组委会介绍,此次大赛,重庆市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重庆城市通卡支付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网商协会、浪潮集团、誉存科技7家单位首次开放了重庆交通、商业领域的大数据供参赛选手取用。如公交线路、公交站点、公交运行数据;地铁线路、地铁站点、票价、运行线路数据;出租车行车数据、通卡乘客刷卡数据、网络商业数据等等。

大赛共吸引海内外280个团队1063人报名,其中重庆本土团队177个,海外团队3个,包含学生团队120个、创新团队107个、企业团队37个、其他团队16个。

经评审委员会从项目成熟度、技术模型、产品体验、应用价值以及落地能力等多个维度进行考核,评选出了重庆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十强团队。

今年4月28日,十强选手Sense6、重庆圣卜威科技有限公司、WE-2、Cube团队、远见II、沐威智造、重庆通服、大吉大利、DMML、重庆传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分别进行了项目路演。

“这次大赛可谓‘百花齐放’,许多项目围绕交通数据展开,但又不局限于交通领域。”大赛承办方之一、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西南中心院长覃霁介绍,大赛涌现了一批优秀项目,如一体化智慧出行服务与管理平台、Q派共享停车、智能公交发车系统、云端商辅等。

覃霁介绍,入围决赛的团队将优先获得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西南中心相关孵化配套服务,包括入驻场地提供、对接资金支持等,打通创新技术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从组委会获悉,在25日举行的颁奖典礼上,大赛组委会还将发布大赛评估报告。据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国内外城市的前沿探索,并针对重庆市自身的发展特点,组委会将尽快进行大赛品牌深化,打造能够长期服务于重庆市大数据产业的“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长效的数据汇集并对外服务的模式,吸引企业、创业团队等落户重庆,利用数据资源产出优秀的产品和服务。

十大“黑科技”创新产品公示名单出炉 来看看这些科技到底有多“黑”

昨日,记者从智博会承委会了解到,十大“黑科技”创新产品公示名单出炉。

据介绍,2018年7月18日,十大“黑科技”创新产品评选正式启动。评选活动共收到1082项“黑科技”创新产品的申报材料或推荐材料。

记者注意到,公示的名单包括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意念可控假肢”、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的“可拉伸扩展的多功能的集成电子皮肤”、浙江大学的“可被人体吸收的电子器件”、腾讯的“癌症早筛AI——觅影”、科大讯飞的“讯飞翻译机2.0”、长安汽车的“L4级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清华大学的“石墨烯人工喉”、云从科技的“跨境追踪人脸识别”、阿里云的“ET工业大脑”、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医用纳米机器人”入选十大“黑科技”创新公示名单。

公示期5天,即2018年8月18日-2018年8月22日。

“人工智能国际前沿论坛”24日开幕 中美澳三国院士作专题报告

昨日,记者从市科委了解到,将在24日开幕的人工智能国际前沿论坛,就有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三国的院士将作主题报告。

据介绍,论坛将于8月24日下午,在重庆大学A区开幕。届时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ACM/IEEE会士James Demmel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美国IEEE院士Kotagiri Ramamohanarao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教授等出席论坛,并将作专题报告。

大吉大利团队

一体化智慧出行服务与管理平台项目

“一体化智慧出行服务与管理平台”是来自上海的参赛团队大吉大利团队的项目。据团队负责人王一喆介绍,项目直面千亿级交通大数据市场,试图打造一体化的智慧出行服务与管理平台,利用大量浮动车数据,道路基础设施数据辅以交叉口监控视频数据等进行可视化与交通流参数的提取分析,进而形成有针对性的用户出行与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改善方案,实现精准化调控与精细化服务,提升城市交通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助力智慧出行体系建立。

项目预期形成三大成果模块,分别为:交通智能计算(城市交通系统再认知)、面向用户的智慧出行服务方案与面向管理者的城市交通主动管理与控制,从点、线、面三个维度掌握当前交通系统的运行模式,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可推广性与社会意义。最终利用大数据资源和深度学习等算法,实现变被动为主动,实现真正智慧出行的同时将城市交通拥堵防患于未然。

重庆传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大数据时代的智能公交系统项目

等公交时间长、车到站了不能挤上去、票价单一……这些都是公交出行面临的问题。该如何化解呢?

“影响当前公交系统质量的原因大多数是系统线路间缺乏联系,未能实现网络上的整体协调调度。”重庆传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大数据时代的智能公交系统项目,可以在硬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历史数据模拟,找到优化发车时间方案、减少乘客等车时间。同时还可采取站上刷卡的形式,收集乘客数据,不仅可以预测车上乘客数量,缩短平均上车时间,还可以为公交运营中心提供公交解决方案。

同时,搜集乘客大数据,上下班时间为乘客量高峰期,可以分析出各站点乘客数量,进行实时分析。为公交中心提供精准的调度信息,为等车的乘客提供精准的下班车信息,还可延伸为出租车实时推送公交站乘客数据评估等等,提高公共出行效率。

重庆大学WE-2团队

蚂蚁公社项目

来自重庆大学WE-2团队的蚂蚁公社项目是一款基于公共交通大数据的社交平台,通过挖掘公交和轨道交通大数据,提取对出行轨迹相似的畅通卡用户进行智能匹配,搭建基于重庆市公共交通大数据社交平台,提供高效可靠的新型社交方式。

团队负责人刘钰芩说,团队针对脱单、交友等社交需要,通过畅通卡刷卡记录、上下车站点来提取相关数据,在APP上生成年度出行报告。报告包含出行人年度关键词,出行轨迹常用路线展示,年度公共交通消费、时间、路程,最常用公交线路,与你擦肩而过的人等。

刘钰芩说,平台主要针对城市生活中25~35岁左右的白领群体,基于生活圈和工作圈的判断,提供社区资讯和社区共享,能够有效地提高物品的使用率,降低人们生活成本,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同时,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引导绿色出行。

平台在促进绿色出行的同时,也拉近“熟悉的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消除城市白领的社交孤岛,从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并进行信息共享、资源共享。

重庆大学研究生团队

重庆主城城市单元动态测度及决策支持系统方案

如何利用大数据来进行城市发展动态测评和未来城市发展预测?重庆大学研究生团队通过大数据预测指标系数,通过多智能体结合元胞自动机进行预测,打造了一套以公共交通为依托的重庆主城城市单元动态测度评价与决策支持系统方案,通过对职住协调、城市畅通、交通绿色、配套合理四个方面的实时测度与指标计量,搭建高度智慧化的城市单元动态评价平台。

“我们的项目成果是包括两部分内容的,第一部分是城市态势可视化,另一部分是城市动态模拟。”项目负责人袁甜说。买房时大家经常关心的区位、城市中的每一处位置的发展情况是不尽相同的。城市态势可视化项目就解决了现有城市运行状况的评价问题,将主观评价转换为海量实时数据。比如使用一卡通数据计算通勤系数,利用出租车行驶累计截面数据识别拥堵常见的路段及拥堵时间等等,形成一整套城市运行状况的评价方案。

城市动态模拟,是将重庆主城九区划分为5000个土地单元并作为演化的基本单元,以城市态势分析计算结果为基础,开发了两类功能:一是现有城市布局下伴随人口增长的未来20年的城市动态演化,二是开放了城市兴趣点规划方案的比选。

“我们采用多智能体结合元胞自动机模拟居民的居住选择行为,进而影响对应区块的综合得分,而这个新的综合得分将在下一轮的居民决策中影响居住选择,构成动态循环,模拟城市的演化。”袁甜说,当在特定经纬度增加兴趣点时,该区块综合得分及分项得分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加上时间的演替,就可以形成对未来改变的相关决策。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见习记者 王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