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认为只要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涨,物价就会一起涨呢?

问题:为什么有人认为只要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涨,市场上物价就要一起涨呢?

因为物价上涨和养老金调整是有联动效应的。需要纠正的是,物价上涨是因,养老金调整是果。前因在后果之前发生。所以虽然会都涨,但不是一起涨,是一轮轮的物价先涨,养老金踏着物价的足迹后涨,不断旋转,螺旋式上升的。你看到的养老金上涨后,物价再涨,是为下一轮,也就是明年养老金的调整提供依据。国家之所以每年给企退人员上调养老金,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冲物价上涨或通货膨胀,以稳定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另外还会考虑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增速,养老基金的收支盈余、老龄化程度等情况,以保证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每年养老金上涨水平如何确定,虽然要综合考虑,但无疑永远会参照物价上涨的脚步前行,让它们保持国家认为合适的距离。那么是让养老金涨幅跟在物价涨幅的屁股后面,是并驾齐驱,还是超越过去呢?就是高层拿捏决策的事了。从近些年来看,养老金的上涨的脚步越来越跟不上物价上涨的脚步。养老金的上涨受到物价上涨的抵消,含金量也是越来越低了,并且成了近年的常态。当然这和次贷危机以来,经济大环境不好,经济增速放缓,我国养老基金不够充分,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都有一定的关系。概括地说,国家要下的是更大格局的一盘棋,所以上调养老金时,不会只考虑通货膨胀一个因素。

先看一下这些年来企退人员养老金的上涨情况吧。

那么这些年来的物价上涨了多少呢?在此我不想引用官方的公开数据了,因为每个人对物价有自己更切身的体会。就以今年为例吧。今年全国企退人员人均养老金的上涨幅度为5%,2017年企退人员人均养老金为2510元左右,所以2018年人均养老金应该约为2636元左右,人均上涨金额为136元左右。那么每月上涨的这136元是否抵得过今年物价的上涨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除了养老金,大部分东西一涨,通常都不止5%,所以平均下来一定会高于5%。这一点,你同意吗?

咱们就以笔者工作的北京地区为例吧。早晨在早点摊儿吃一屉小笼包,你会发现今年比去年涨了1-2元钱。去年是5-6元,今年要7-8元。其实涨的岂止是5%?至少涨了20%吧。每天就算多出1元钱,一个月下来呢?30元没了。更何况茶叶蛋,粥,豆腐脑什么不涨啊,每月多掏40元能打住就不错了。就算在外面吃一碗面条,也比去年涨了不止2元钱吧。一个月下来,60元钱就又没了。水电气暖也都在涨啊,7月10日,北京天然气的价格刚涨完,第一档每立方上调0.35元,调整前2.28元,调整后2.63元,涨幅为15%。青菜呀,水果呀,原来多少钱?现在多少钱?什么不涨啊?哪样东西涨了不到5%呢?136元够平这些事儿的吗?

过渡到全国,136元是全国人均上涨金额,全国大多数低收入退休人员人涨不了这么多,大多数人今年养老金上涨的金额为100元出头,个别人甚至不到100元,就更不够平衡物价的上涨了。说完城镇职工养老金,再说城乡居民养老金,就更低了。目前全国人均月标准仅为135元左右,今年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城乡居民基础性养老金仅上涨十几元,就更谈不到能平衡物价了。养老金成了长江里的蛋花汤。

衷心希望我国的经济增速重新提振,参保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养老基金越来越充分,这样养老金的调整才有望赶上甚至超过物价上涨的幅度。如果能控制好物价,哪怕养老金不涨也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