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命能值多少,滴滴说赔三倍,钱真的能解决一切么

滴滴又出事了。

与上次空姐遇害不同的是,我们看到了即使在滴滴官方全程参与的情况下,依然无法拯救那一个年轻的生命。

利益共享的同时,我们也共享了人性的恶。

当一场预谋已久的犯罪,遇上形同虚设的司机门槛和“训练有素”擅长周旋的客服,那个半封闭的空间,成为了某些人最好的狩猎场。

6年时间,16轮融资。

滴滴是创投中的香饽饽,在各路资本的支持下不断烧钱,打败对手,一家独大,企业估值已达5000亿。

案发后的声明,也终于让我们看到这个疯狂扩张的企业背后的野心和态度:

“无论是否有责,滴滴都将参照法律规定的人生伤害赔偿标准给予3倍的补偿。”

我们是不是应该说一句“谢谢老板?”

“屠龙少年杀死了恶龙,最终自己也变成了恶龙。”

滴滴早已不是我们初识的那个滴滴。

关于“你只管死,我只管赔”的声明,让我们愤怒的同时,也让我们产生了疑惑。

生命到底值多少钱?

常言生命无价,但大而不倒的滴滴,给出的价位是人生伤害赔偿标准的3倍。

你愿意卖吗?或者说,有还价的能力吗?

我们擅长在各个地方讨价还价,但从来没想过,

生命也能被定价,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

而大多数为生命定价的情况,都已经是在苍白冰冷的地方。

中国人的生死观是在生不言死。

不愿看,不想看,不敢看。

仿佛死亡并不存在。所以,也没人把你的生命当回事。

那个四处留下名言的鲁迅说过: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

但事实确是:有些“恶意”无处不在。

肇事的司机宁愿把人撞死也不愿撞残

浙江某小区一老太在小区门口被一辆小车反复碾压5次致死的报道,记者采访受害人家属时,其家属对肇事者之所以“如此残忍”提出自己的看法,十分肯定的道出一个‘理论’:“撞残不如撞死”,撞残一个人,很可能你一生就成了提款机,成了冤大头,对方将来所有的问题都会归结为这次车祸的后遗症,你就要面对永无止境的有理的甚或无理的纠缠。于是,不如一次性了结的恶意升起,哪管他“生命诚可贵”……

我国意外事故导致致死的赔付标准低

16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是33616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2363元。

所以按这标准,城市的劳动力是66万,农村居民的劳动力是24万。

说实话,看到这个数字,人命还不如一辆车值钱。难怪很多人宁愿撞上路边的乞丐也不愿意撞上前面的一辆豪车。

我国的身故保障人均只有3.3万元

根据保险公司的理赔数据来看,我国的身故保障是非常低的,大概人均只有3.3万元。

3.3万,便是我国大多数人给自己生命定价的平均水平。

这种恶意在于,死亡一直是中国人诲莫及深,避之又避的,况且寿险的赔偿并不是给自己治病用,而是完全的利他型。

除了中国人自己,连保险公司也会觉得人命不值钱,直到现在,中国的保险市场上都很难买到大额的定期寿险~如果你的收入是在30W以下,也就是说你的定寿保额在300万以下,那么在国内买还是可以的,但是也是各种盘查,你的资产证明啊,工作证明啊,房产证,车,事无巨细的体检~让你烦不胜烦~如果要买高保额的,国内是没有的~

这种恶意在于,在中国你买几十万的保额保险公司都觉得你要骗保。在美国在香港,买定期寿险最高可以买到年收入的25倍,而且还不用那么麻烦的证明。单单从这个25倍对比在国内买150万以上就要接受各种盘查,是否可以感受到,在保险公司那里,对一个人生命的认可,差距有多远?

口口声声说国家强大,但在生命面前却没有做到平等。业内的代理人,天天卖保险,谈所谓的身价,都是十几万,二十几万,这些算什么身价。一个有能力一年支付一两万保费的人,收入还没有十几二十万吗?如果身故了保险公司只赔个十几二十万又有什么用呢?

人如蝼蚁,命如草芥。

当今的困境是谁造成?

无论是别人对自己,还是自己对自己,都没正视过生命的价值。

保险界有句很残酷的话,

“你买得起多少钱的保额,你的生命就值多少钱。”

但这确实可能是你一生之中为数不多的,可以给自己生命定价的机会。

我们的身价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寿险上。十倍年收入的寿险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希望我们有一天能达到发达国家的25倍的水平,希望我们的命会越来越值钱。

资本面前,生命显得过于弱小。

我们知道还会有下一个无辜的受害者,也知道滴滴不会因此倒下。

请一定学会十八般武艺保护好自己,保护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回忆,你所留恋的一切。

如果实在无能为力了,至少能掌握对自己生命的定价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