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老党员志愿者“十人组”平均年龄50岁专清社区大件垃圾

8月27日,田坝村社区的老党员志愿者们,正在清理大件垃圾。

8月27日,田坝村社区的老党员志愿者们,正在清理大件垃圾。

社区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身为退休老党员,就是要起到带头作用,相信持之以恒的努力会得到回报。

这就是我加入志愿者队伍的初衷,退休了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到这既交到了朋友,闲来无事还可以摆龙门阵。

重庆九龙坡区华岩镇田坝村社区有一支可爱的“十人组”队伍,他们平均年龄超过50岁,佩戴红袖章,身穿红背心,头戴小红帽,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义务为居民服务。老人们给自己的队伍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田坝老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截至今年8月,服务队已经整整“16岁”了。

清理垃圾不嫌累,退休党员带头干。

“你看这么多玻璃渣子,刚好在路口中间,大家晚上走路,踩到了受伤了怎么办,赶快扫了。”

“这还有点白色垃圾,那还有点大件垃圾,喊人把这些垃圾都清理了,居民住起安逸些。”

8月27日9点52分,记者在田坝3村36栋车库门外发现了这群可爱的服务队,他们在清理车库门口道路中间遗留的大件垃圾。志愿者们捡的捡、搬的搬,不到20分钟,大件垃圾堆已经清理了一大半。

“这堆垃圾已经拉了四趟了,差不多要清理完了。”50多岁的志愿者陈文市告诉记者,田坝村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区常住人口主要以租赁户、老人小孩等老弱病残人员为主,居民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垃圾随意堆放成了常态。

“这个地方前几天才清理了,今天又堆了一些,我们怕是没有下岗的机会了哟。”陈文市笑着说,“社区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身为退休老党员,就是要起到带头作用。”陈文市相信持之以恒的努力会得到回报,并不觉得苦和累。

10点22分,记者跟随志愿者队伍“漫步”在田坝的大街小巷。田坝3村、田坝2村、警报山、桥鹤新村等小区楼院里,背街小巷里,志愿者们捡拾白色垃圾,清扫树叶,大汗淋漓地扛着废弃大件家具前往垃圾处理站,一步一个脚印地清理着楼院的垃圾。

“看见没,这就是我加入志愿者队伍的初衷,退休了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到这既交到了朋友,闲来无事还可以摆龙门阵。”50多岁的志愿者李安惠感慨地说,1979年她就扎根在这里,这一住便是几十年,“自己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这里,加上熟悉的人和物也都在这儿,我舍不得离开。”

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受点折腾不觉委屈。

11点31分,志愿者活动结束,记者与志愿者在桥鹤小区一处阴凉处小憩。刚一坐下来,老人们的话匣子便打开了:帮忙修理下水道、安装灯泡、更换水龙头、清运垃圾、充当消防员,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只要知会一声,志愿者队伍便会第一时间赶到帮忙。

“志愿者服务队除了保洁外,上门服务也是另一项任务。”志愿者欧洪刚告诉记者,说起帮助居民清运垃圾,最近还发生了一个误会。

“那天是周二,桥鹤小区4号楼一位居民反映称,6楼因大件垃圾堆放,导致居民上下楼梯困难,望解决。”欧洪刚回忆道,志愿者队员第一时间赶到,将6楼的废旧家电、废弃电脑桌、床垫、鞋架等大件垃圾搬运到楼下,再运输到大件垃圾处理站,清运完已是中午12点。

“正当大伙准备散了回家休息时,之前反映的那位居民生气地打来电话说,有一张绷子床是他放在楼道内并不打算丢弃的,让我们给他运回去。”欧洪刚说,当时已经到中午,天气十分炎热,“我们并不是故意清运,最后又将绷子床从大件垃圾处理站转运回小区,再由队员搬运到6楼送还给这位居民。”像这种来回折腾的遭遇还有很多,但他们并不觉得委屈,只希望能帮助一位是一位。

这“十人组”的田坝老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田坝村社区的大街小巷默默服务。截至8月,田坝老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共组织队员对辖区大街小巷清扫122次,清理牛皮癣72000条,共清运大件垃圾48吨,劝导群众不乱扔垃圾366次,劝解群众纠纷16次。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