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年“友”话说】在海峡的那头你也有个家

点击图片了解“两岸青年‘友’话说”征文活动详情

近年来,两岸交流逐渐深入到民间各个领域,尤其是青年之间的交流更为热络,成果可喜。每年有数万名两岸青年在经济、文化、体育、科技等各领域展开深入的交流合作,发生了很多感人、温馨、珍贵的两岸交流故事。本期主人公是一位来自台湾的青年,大陆青年豆豆在台湾作交换生期间,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因为一见如故,豆豆还认主人公的母亲为干妈,从此,台湾有了豆豆一个家,大陆也有了一个主人公可以依靠的港湾。这封信就是主人公写给豆豆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们的故事吧。

豆豆:

从2015年起海峡论坛对我而言不只是一个两岸活动,更是一个家庭活动。

2013年,记得当时就读西安交大的你来到了台湾交换,刚和我认识时开玩笑的说了,“你姓郑,我姓邓,说不定我们是兄弟”,后来在跨年的时后,你和交换生大伙一起来到了我家跨年,就这一面之缘,让我妈印象深刻,活动结束后你回到了高雄,我妈主动说想要认你当干儿子,我也就这样多了一位弟弟,就这样开启了一段跨越了海峡两岸的母子和兄弟情,虽然交换是短暂的半年不到,但仍然一直保持着联系,直到现在都是。

交换结束了的你,回到了西安交大就学,知道你家的状况,平时花费很省,还靠着学校的勤工助学半工半读的度过学生生活,那时你还在西安交大念书的时后,每年六月是你的生日,在这时间前后,我都会用自己打工的钱买机票飞去西安跟你聚聚,并且把我妈要给你的生日礼物和祝福一并带到,每次看到你拿到礼物,感受到来自海峡另一端的亲人的祝福,你的表情我都还记得。记得在你本科的最后一年,家里出了状况,需要缴交学费,紧急需要用钱,干妈二话不说的把钱让我打了过去,知道你要面试还让我打了钱给你去添购正装,后来你顺利完成了学业,她为你感到高兴,看到你的毕业照,更是开心的跟我说我另一个儿子终于大学毕业了。

在你毕业之后,跟其他西北地区同学不一样的是,你没有选择在西安或是离家乡近一些就业,而是选择了离台湾最近的厦门工作,当时我很不理解你为何选择离家这么远的城市,你说因为这是离台湾最近的城市,隔着海峡相望就是我们在的台湾,感觉特别亲切;在落地拿到厦门户口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用自由行的方式十一假期来到台湾跟干妈见面,这点令我和我妈都非常感动,当我妈看着你用胶带黏着的镜框眼镜都坏了,赶紧带你去配了个新眼镜,虽然那时我人不在台湾,但让我感觉到,原来两岸真的也能有这样的母子情。

你的生日是在六月的第二周左右,同时也是海峡论坛的举办期间,每次来厦门参会陪你一起过生日也变成了一种习惯,2015年起从我作为受邀参加论坛的代表第一次来到厦门,2016年作为在大陆的台湾青年代表与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对谈交流,到2017和18年在多场论坛活动担任演讲嘉宾,一年比一年更忙碌的状况下,仍在这个重要的盛会中,我都不忘记这个习惯,一样的带来干妈给你的祝福和问候,更一样尝到你煮的家常菜,帮你买个小蛋糕过生日,记得我常对你说,有兄弟的地方就是家,对我而言,厦门我也有个落脚的家,因为有你这个至亲的弟弟在这,落地大陆工作这三年来,由于业务的关系,常有机会来到厦门出差,而到了厦门,我不选择住在酒店,即使远了一点,我还是喜欢住在你这里,因为对我而言,那里就是我在厦门的家。

两岸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肉兄弟,这话体现在我们身上再好不过。

我想,我们家故事肯定是两岸交流三十多年来众多故事的其中一个,但分享出来就是希望可以让两岸更多青年了解交流的重要,让更多人也能创造更多故事,传递满满的正能量,唯有两岸的社会融合,达到心灵的契合,才能让未来的结合一切水到渠成。

By你的哥哥

文章作者:豆豆在台湾的哥哥(点击进入作者个人主页)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