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年“友”话说】从北京到台湾·遇见了一群可爱的人

点击图片了解“两岸青年‘友’话说”征文活动详情

近年来,两岸交流逐渐深入到民间各个领域,尤其是青年之间的交流更为热络,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每年有数万名两岸青年在经济、文化、体育、科技等各领域展开深入的交流合作,彼此认识、结交,他们之间发生了很多感人、温馨、珍贵的故事。本期主人公是一位来自大陆的小伙伴,这封信记录了她在台湾中央大学作交换生期间的所见所感,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她的故事吧。

To:陪伴我140天的你们

当大家都在讨论高考成绩的时候,我的心思似乎还沉浸在那座小岛上,回想着这半年来发生的事。来台之前,以为半年很长,可以做很多很多事。离开之际,才发现原来半年这么快,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想去的地方,以及还没来得及吃的美食(当然,还有没看完的书,没写完的论文)。

离台之前问自己,我能带走什么,又能留下些什么?满满的行李箱里,大多是带给家人朋友的礼物以及帮别人代买的东西,真正给自己带的东西反而没有多少。至于能留下的东西,恐怕除了来时购买的零零碎碎的生活用品可以赠与别人之外,再没多少值得说的东西了。

想来想去,只有文字了。离开之前,写点什么吧。我确实写了,可却是写了改,改了写,以至于一度中断。直到回家之后,确定自己确实离开了那座小岛,才开始慢慢静下心来回忆这140天。

记得18年新春还没过完,大年初六就匆匆到了台湾,那时候心里真是一百个不愿意,为什么不能让我过完元宵再走,为什么要这么早开学!可是再怎么不情愿,规定在那里,又岂能不走,况且这不是自己一直想要的交换生活吗!咬咬牙,出发!

从北京出发,飞抵桃园机场到中坜再到“台湾中央大学”,内心的期待越来越低,这真的是我要来的地方吗?为什么越来越远离市区,为什么越来越有郊区的味道?就是怀着这种忐忑的心情到了中央,可是一进门的那一刻,“台湾中央大学”还是惊艳到了我!那种绿色,那种清新,我至今依然记得当时内心的激动!想着未来能在这么美的校园里生活半年,开心!

刚开始那阵,就是熟悉学校环境,忙着办理各种开学手续,选课,体检等等。对我来说还有一件意外的事,就是买手机。经过这次之后,得到的一个教训是买手机一定要买全网通的!谨记!还有一个事情是赶作业,因为正好有一篇文章需要到台湾找材料,所以便利用开学几天把准备论文,记得元宵节那天,我还沉浸在论文的海洋中。元宵节后的几天,学校才正是开学,当地的学生陆陆续续回校,学校也慢慢热闹起来。

这学期选了两门课,《产业经济专题研究》,洪荣华老师的《管理类英文论文写作》。遇到洪老师算是来中大最大的收获之一。平易近人的洪老师,记得他一句一句教我们看英文文献,教我们写摘要,论述,以及整个文章框架和英语语法。记得他每个礼拜都会站两个小时给本科生上课,记得他在课上的侃侃而谈,这半年的收获太多太多

而产业经济专题研究则是我在大陆从未接触过的授课模式,每堂课都会邀请到台湾地区各大高校的著名经济学老师来分享他们的相关研究,每一次听到不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都醍醐灌顶,获益良多。

除了修读这两门课程外,也会去旁听其他有趣的课程,以及参加一些课余活动。印象比较深刻的应该是开学不久后的印尼文化节,第一次近距离体验印尼文化。

选择来台交换,是学习,是体验,也是希望给自己半年的时间好好放松,好好考虑一些此前自己没有考虑清楚的问题。因为游玩不是主要目的,加上玩过几次之后,总觉得台湾的景色跟福建太像,所以没有完成环岛之旅,或者说,一开始就没有计划环岛。可是依然觉得这一趟值得,因为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很不一样的湾湾,也藉由此反观大陆,同时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刚到台湾不久前往位于台北的台湾地区最大的图书馆,途经“总统府”,第一次在凯达格兰大道上看到那么多的示威人群,有点被吓到!有意思的是,道路的两边分别是意见不同的群体,一旁还有保卫人员帮忙维护秩序。这在我看来不可思议的景象在台湾十分普遍,在西门町据说还可以同时看到五星红旗和各色旗帜悬挂的景象。台湾同胞还会拿台湾地区领导开玩笑,记得有一次在学校里看到英文补习的海报上写着“菜英文”三字,不能不感叹这一语双关用得真是妙!

然后是垃圾分类。去年去花莲的时候就有经历过,但没有这半年来得深刻。还记得刚开始时常常分不清到底某垃圾应该属一般垃圾还是可回收资源,常常在垃圾桶面前犹豫不决。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台湾的街头很少有垃圾桶,只有在车站、公园这一类公共场所才会有,因此出门的时候总要随身带些小袋子装垃圾,或者是尽量避免买吃的、喝的。不过,在美食面前,这个几乎不可能做到(╯□╰)。

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要属台湾人的亲切了;这一点是我在大陆其他城市难以遇到的,包括在我自己的家乡。也许只是一句简单的谢谢,一个简单的手势,可是举手投足间的温暖却让人格外感动。也许我们真的太急着往前了,着急到连好好说一句话的时间都没有,更不用说欣赏周围的景色了。

在我看来,台湾算是个比较享受型的社会,不知道这是不是目前多数发达社会的常态。大家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放松的时候就放松。所以放假的时候,一家人或者到附近的公园野餐,或者出外游玩。中大是桃园最好的高校,加上学校环境好,因此周末常有许多家庭在草坪上聚餐玩耍,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让人好不羡慕!平常街上店家营业的时间也都比较晚,十点半开门算是比较早的了。好在台湾的便利店随处可见,从凌晨到半夜,因此不用担心买不到东西。

在台湾的日子没有支付宝、微信支付,出门得带钱包;很少网购,因为网购既不方便亦没有很便宜。有人把这解释成台湾的落后,但我觉得在台湾这其实很合理。像7-11、全家等便利店的服务基本已覆盖人们的衣食住行,可以订各种票(包括高铁、台铁、演唱会票等等),可以取快递,可以冲洗照片,可以复印,可以存取款,可以上厕所,可以吃东西,可以买各种各样你需要的东西。换句话说,它已经提前到了那样一个很方便的阶段,今天它改用淘宝、支付宝之类东西在服务和便利方面最多只能实现一样的便利,而并未能实现质的飞跃,况且这一改变也并非不需要成本。反倒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好,不需要整天依赖手机。谁说科技的发达换来的一定是生活品质的提高?

回想这半年,最开心也最庆幸的还是遇到了一群可爱的人吧!

很高兴来到台湾,更高兴遇见你们!

By:Jeff

文章作者:Jeff(点击进入作者个人主页)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