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在秋天没做好准备,冬季疾病就会高发?

立秋已经过去半个多月的时间了

天气也越来越凉爽

各个季节的气候特点不同

虽说猪群今年不再受高温高湿环境的影响

但秋季同样有需要养殖户注意的地方

而冬季猪群疾病高发

也是因为养猪户没有给猪群做好秋季保健

秋季养猪

这三点是养猪户需要格外注意的:

秋季昼夜温差大

秋季承接夏季和冬季,不会像夏季那样高温高湿,也不会像冬季那样寒冷,而秋季的特点是昼夜温差比较大。

很多养殖户为了通风都会在中午高温的时候打开门窗,但猪场事比较多养殖户很容易晚上忘记关闭门窗。

俗话说"不怕凉风一片,就怕贼风一线",若是夜晚低温养殖户又忘记了关闭门窗,猪群很容易受到风邪和寒邪的侵袭,从而表现为发烧,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有鼻涕流出等症状,也就是得了中医所说的“风寒“。

针对风寒,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辛温解表,代表性方剂为荆防败毒散。

我国秋季素有"贴秋膘"的习惯

我国人民在秋季素有"贴秋膘"的习惯,机体为了适应冬季寒冷环境,就会在秋季做好脂肪的储备工作。

人畜一理,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动物饲养,尤其是母猪,受条件所限多数猪场冬季妊娠母猪舍缺乏防寒保温措施,母猪在冬季依然生活在寒凉的水泥地面上,这也是母猪群风湿性关节炎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更需要加强母猪"贴秋膘"饲养。

母猪要想有效的"贴秋膘"需要拥有良好的脾胃功能,而秋季的天气变化较多,初秋气候以暑湿为主,深秋以寒湿为主,无论是暑湿还是寒湿都会对猪群的脾胃运化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导致秋季猪群易发胀气、腹泻下痢等症。

所以秋季建议养猪户给猪群饲喂健胃散等中兽药。

健胃散的主要成分有山楂、麦芽和六神曲等中药,都是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健胃功能的中药。

若是养殖户可以再搭配上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和中兽药相结合两者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以更好得调理母猪的脾胃功能,为母猪成功度过冬季打好基础。

做好口蹄疫等冬季高发病毒性疾病的防控

俗话说"夏季细菌多,冬季病毒旺",每年冬季都是口蹄疫、病毒性腹泻等病毒性疾病的高发季节,理论上任何一种疾病免疫后产生有效中和抗体都需要至少14天的时间,所以针对疾病的疫苗免疫需要提前进行。

针对口蹄疫,目前的推荐方案是建议猪场一年普免3-4次,然后在每年的9月或10月也就是秋季加强免疫一次,提高猪群口蹄疫病毒抗体水平,做好冬季口蹄疫疾病的防控。

针对病毒性腹泻,建议跟胎免疫,在母猪产前45天和产前15天分别在后海穴免疫一次病毒性腹泻疫苗。

总之,秋季猪群的保健,不仅要着眼于秋季当下疾病的发病情况,更要考虑冬季疾病的发病情况为冬季疾病的防控打好坚实的基础。

由于气温的降低对猪的生长、繁育都带来丁很大的影响,在这一时期应特别注意加强猪的各项管理工作。

如果管理不当,养猪效益就会降低,在秋季,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猪舍的保温上要进行加强。

进入秋季以后气温的降低是最主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应首先控制好猪舍内的温度,猪本身最适应温度为18-23C,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猪的生长都是比较快的,但在秋季猪舍内的温度一般都低于这个范围,所以要对猪舍进行保温。

随着气温的降低·猪舍的保温措施主要有,有条件的可以使用暖气,红外线灯泡,没有条件的要以使用覆盖塑料布,生火炉等一些措施,最终使猪舍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另外,在对猪舍进行保温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通风,防止空气的污染。

但时间上要选择气温较高的时候来进行通风,一般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这段时间都是进行通风的最佳时间。

此外,要加强对猪舍的清扫、消毒工作,一般每天清扫1次圈舍,3天进行1次消毒,以避免细菌的滋生。

2、饲料的营养上应该调整。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要调整饲料配方,增加饲料营养,重点是增加能量饲料,青饲料,提高猪的采食量,玉米可以从58%提高到62%,麸皮从22%降到17%,浓缩料20%保持不变,再加1%的植物油,这样就可以更适用于猪的生长需要。

3.加强猪的防疫。

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来说,虽然秋季不易发生大的传统病,但由于气温多变溶易诱导猪只发病。

所以仍然要按照防疫规程做好防疫工作。

重点要预防附红细胞体病、猪感冒、猪瘟,传染性肠胃炎4种病害的发生。

总之,秋季作为猪生长发育的好季节,应特别注意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以确保能有个好的效益。

部分来源:养殖一点通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