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教育部门:小学校园“隔离门”为明确责任划分 无歧视之意

中新网苏州9月2日电 (记者 钟升)苏州市姑苏区文教委办公室主任谢芳2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立新小学的安置及报名工作已基本顺利完成。安置期间,立新小学教学临时安置点(简称“立新小学”)和勤惜实验小学校(简称“勤惜实小”)各自实行独立管理、独立校舍、独立师资、独立学籍。分隔校园是为了明确两所学校的安全责任归属,落实长效管理,并无歧视之意。

9月2日,2018年秋季开学的前一天。苏州市勤惜实小南边的铁皮门处仍在进行着一些清扫和整理工作,第二天,这里将作为立新小学的新校门,迎接前来上学的孩子们。一周前,这个位于勤惜实小校外的停车场工地大门曾被传为立新小学和勤惜实小的“隔离门”,引起各方激烈的讨论。

勤惜实小和立新小学将分时段使用操场。 钟升 摄

姑苏区文教委的通报显示,2017年,区内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民办立新小学因校舍安全不符合要求及租赁到期,被出租方要求收回房屋。2018年7月31日,法院判决立新小学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将场地及校舍腾空。一时之间,校内800多名学生的安置成为了当地教育部门的一个棘手问题。

“法院判决后的8月初,我们马上为孩子们的安置准备了预案。但当时安置情况还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我们没有及时将这件事通知备选安置点勤惜实小的学生家长,导致了之后的一些误解”。姑苏区文教委教育处处长曹铃解释道。

谢芳介绍,之所以将勤惜实小作为安置点,是因为该校目前既有空闲的校舍场地,且距离原立新办学点最近,安置较为合理。她说:“区文教委是在预估了勤惜实小未来招收学生所需的班级容量后,将南教学楼及周边场地用于临时安置立新小学学生。勤惜实小学生仍享有足够的教育资源。临时安置点撤销后,校舍将交还给勤惜实验小学”。

谢芳表示:“安置期间两校将实行独立管理、独立校舍、独立师资、独立学籍。对共用的操场安排了分时段使用,同时为教学临时安置点独立聘用师资,立新小学不占用勤惜实小现有师资。相关管理举措都充分考虑到了两所学校不同的管理主体”。对于被热议的“隔离墙”一事,她解释称分隔校园只是为了明确两所学校的安全责任归属,“不存在歧视”。

网传的“隔离门”实为勤惜实小南边一停车场工地的铁门。这里将成为立新小学教学临时安置点的大门。 钟升 摄

“政府已为立新小学教学临时安置点的全部新教室调配好了新桌椅,并约谈了学校的每一位老师,保证了18名老师自愿留下继续授课。孩子们的午饭配餐工作也已安排到位。我们也约谈了很多勤惜实小的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理解”。曹铃透露,除去一些跟随父母务工流动的孩子,立新小学已有700多位学生正常报名;勤惜实小的绝大部分孩子也报名完毕。两所学校的报名工作已基本顺利完成。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政府的责任。我们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理解和支持”。谢芳表示,文教委已派出5人的工作组进驻学校加强监管指导,确保平稳过渡。两校也将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教师日常护导制度和安保人员巡视巡查制度,护导老师和保安工作人员定点定时按学生活动区域进行课间护导和课后巡视,以保障学生安全。(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