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水利工程发挥巨大防灾减灾效益

白盆珠水库下泄洪水

中国水利网站9月2日讯 笔者从广东省防指了解到,持续一周的强降雨目前正在减弱,一周来,全省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近14亿立方米,其中白盆珠水库在库区遭遇日降雨达1056.7毫米(相当于北京1.5年降雨量),刷新广东历史记录的极端情况下,成功拦截洪水3.4亿立方米,将入库洪峰流量由4500立方米/秒,削减到300立方米/秒的出库流量,削峰量达到了93%,极大降低下游河道洪水水位,减轻下游白花镇、惠东县城等防洪压力及灾害损失,发挥了中流砥柱的减灾作用。

领导重视,抢险救灾有序进行

省委省政府对做好防汛工作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做好全省防汛抢险救灾工作。8月31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抢险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扎实做好当前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省政府也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抢险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广东省相关工作。副省长、省防指总指挥叶贞琴连续多天在省防指指挥,并及时赶赴汕头、揭阳等受灾一线指导救灾工作。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有力有序组织防御工作,牢牢把握防灾抗灾主动权,抢险救灾工作正有条不紊开展。

日降雨1056.7毫米刷新极值

拦截3.4亿立方米洪水减轻防洪压力

“这次白盆珠水库库区降雨量达1056.7毫米,不但超过2013年8月16日白盆珠水库最大降雨量906毫米,也超过广东省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值,降雨强度之大,实属罕见”。惠州市白盆珠水库工程管理局副局长陈健锋介绍说。

据了解,8月27日~9月1日,广东出现了持续强降水过程,珠三角南部市县、粤东地区出现持续性特大暴雨,惠州惠东高潭镇录得刷新广东历史记录的全省最大过程累积雨量1394.6毫米和最大日雨量1056.7毫米。

长时间的持续强降雨,使白盆珠水位持续上涨,水库坝前水位从8月28日17时的70.06米开始起涨,至9月1日12时,水库水位为79.18米,涨高9.12米。在这期间,白盆珠水库拦截洪水3.4亿立方米,极大减轻下游防洪压力,减少灾害损失。

“如果3.4亿立方米的洪水没有白盆珠水库拦截,而自然下泄,与水库下游区间洪水叠加,洪峰流量将增加3倍以上,灾情更是不堪设想”,惠州市水文局副局长刘金凤介绍。

白盆珠水库在防御特大暴雨洪水所发挥防灾减灾作用,只是广东水利工程的一个缩影。

据省水文局监测统计,在防御本轮强降雨过程中,全省全省32宗大型水库、213宗中型水库共拦截洪水近14亿立方米。治理后的中小河流以及综合整治后的练江,行洪排涝能力显著增强,及时排泄洪水,降低了流域水位。有效发挥防洪减灾作用。

科学调度,精准控泄洪水

将灾害损失将至最低

本轮强降雨,白盆珠水库坝前水位于8月28日17时开始起涨,随着暴雨的持续,水库水位不断上涨,直逼汛限水位,水位升幅最高时达1小时上涨0.43米。

“水库水位上涨,水库的安全风险也在增加,同时库区内的村庄也会受淹,按照水库管理调度原则,水库达到一定的水位,就要泄洪”。陈健锋说。

“如何泄洪?什么时候泄?泄多少?大有讲究,需要统筹考虑上下游水情雨情、未来雨势发展态势及下游救灾情况等各种因素。泄洪量过大,会加重下游灾情,泄洪量过小,会增加水利工程安全风险,经常面临两难选择,需要科学调度、精准控泄洪水”。刘金凤告诉笔者。

对于罕见特大暴雨区域内的白盆珠水库,水文专家系统分析了库区水雨情,统筹兼顾惠东县城、白花镇、水库自身、库尾群众四个相互关联的安全关系后,提出了较好的洪水调度方案,于31日8:40分开始开闸泄洪,下泄流量为300立方米/秒,至当晚20时,下泄流量降低为200立方米/秒, 21:00关闸停止泄洪,泄洪时间约为13小时,下泄水量约1300万立方米。9月2日11时起,按不超过300立方米/秒的流量泄洪。

通过科学调度,精准控泄洪水,水库入库洪峰流量由4500 立方米/秒,削减为300立方米/秒,削峰量达到了93%,提前拦蓄洪水3.4亿立方米,确保下游50万人安全,将灾害损失将至最低。(粤水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