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驾驶橡皮艇救出整村人

白花镇李洞村干部在村里清理垃圾。 惠报全媒体记者李松权 摄

作为惠东县受灾最严重的镇之一,白花镇的灾情牵动人心,除了各界的紧急驰援、救助,白花镇人民的自救也卓有成效。团结的力量,无惧风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灾情发生后,白花镇人民临危不乱,党员干部和群众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救援、清理、防疫、复产等各项工作,涌现出了许多典型。

一艘橡皮艇救了100多人

这几天,每逢说起村民林达豪和林雨琴,白花镇李洞村的村民都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原来,8月30日至31日这两天,林达豪和林雨琴划着橡皮艇,将该村古径村民小组60余人安全转移到安全地带,另外还在村子周边的道路上将困在道路中央和低洼地带等待救援的群众安全转移。

“当时我划着橡皮艇送一个人出去,发现附近很多人都被洪水围困,情况紧急,所以就将他们一起送到了地势较高的地方。”说起自己救人的经历,林达豪有些腼腆,他说一开始只是在路上看到有人被困在洪水中才将他们转移,没想到洪水越涨越高,最后古径村民小组的村民全部被围困,于是立即和林雨琴前去救援。

“他这条橡皮艇救了100多人。”林雨琴说,因为爱好钓鱼,林达豪去年买了这条橡皮艇,没想到成了转移群众、运送救灾物资的“生命之舟”。

“由于忙着救人,林雨琴家池塘里的鱼都被冲走了,还冲走了一些鱼饲料。”林达豪说,为了转移被困群众,林雨琴顾不上自家的鱼塘。“只要村里的人没事就好,鱼跑了可以再养,饲料没了也能再买。”身为党员的林雨琴笑着说。

联防队长4天只睡4小时

受强降雨影响,8月30日开始白花镇全镇出现汛情。作为联防队长、民兵应急分队队长的杨得志,立即着手救援工作,一忙就是四天三夜。

“四天三夜只睡了四个小时左右,平均每天睡一个小时。”昨日下午,在采访杨得志时,联防队的队友心疼地说。记者看到,因为救援工作过于紧张,杨得志显得十分疲惫。

“灾情就是命令,这么多人被困,容不得半点犹豫。”杨得志说,从8月30日开始,他带领30人左右的联防队,驾驶5条船开展救人、转移、送物资、堵洪水工作。

杨得志告诉记者,晚上的情况最紧急。“比如8月31日晚,当时白花镇停电,没有通讯信号,哪里还有人被困,水涨到什么位置了,我们不能第一时间掌握,所以全都不敢睡,要随时待命,而且还要驾船巡查。”

杨得志说,在这4天里最牵挂的就是女儿。“现在洪水退了,复产工作也已展开,等下班了,我想马上回家去看看家人,然后安心睡个好觉。”

统筹 惠报全媒体记者刘炜炜

采写 惠报全媒体记者刘炜炜李松权 杨敬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