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四场艺术博览会瓜分的北京,中国当代艺术势头“强劲”

“在中国,所有的艺博会都是不同的,因为所有的艺博会主办方都希望自己与众不同。鲍栋的参与,肯定会改变我们对北京的艺博会的印象。”

——徐 震

这次北京当代的主题展,很好的体现了中国国内绘画的现状,超越了国内地域之间的差异,表现了中国绘画全球化的野心。国际上没有一个国家能有这么数量巨大,画风多元的绘画现实。

从独立策展人的身份转身

跨界进入了艺术市场

北京当代艺术总监鲍栋“有人说,我们是披着博览会外衣的双年展”,在8月30日开幕的北京当代·艺术展上,北京当代艺术总监鲍栋略带骄傲地说道。

北京当代·艺术展现场

2018 北京当代·艺术展

2018’BEIJING CONTEMPORARY EXPO

为什么叫“北京当代·艺术展”,而不是叫“博览会”?艺术总监鲍栋说:“英文“Fair”强调的是交易,而“Expo”强调的是展示,这是从世博会(World Expo)的传统来的。“北京当代”,选择的是“Expo”的概念。交易是核心的部分,但是交易应该只是一系列工作的结果,而不是唯一目标,展示,展什么、怎么展也一样重要。中国当代艺术现在面对的不是既定的存量的市场,而是更大的增量市场。整个中国的文化产业艺术品交易额度也就几百亿,而且这里面大部分是二级市场的古董、水墨、近现代,当代艺术占的比例很小,没有多大的社会影响力”。

北京当代·艺术展展览现场

正如“北京当代”艺术总监鲍栋的三句话概括:为北京做一个与它的文化中心地位相匹配的博览会;为中国做一个与我们的当代艺术密切相关的博览会;为世界做一个能体现其文化多样性与历史可能性的博览会。

由策展人鲍栋发起的艺博会

作为北京当代·艺术展的艺术总监,鲍栋从策展人身份转变,成为博览会的发起者和策划者。“如何将策展思路带入博览会?”鲍栋说“中国的当代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只是在市场上所呈现出来的面貌却相对单一。我们要做一个首先不假设哪些作品是否好卖的博览会,而是一个最能代表中国当代艺术面貌和价值的展会,在这个基础上的市场才能是真实的市场。”

Pop-up概念店限量设计商品

以艺术家徐冰的代表作品《地书》为理念,打造Pop-up概念店

今年开始北京已经有三个当代艺术博览会了,为什么还要在北京开艺博会?北京作为文化中心一直没有一个能够体现它地位的展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重要的不是现有的资源够不够分,而是要把范围扩大,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增量才是有意义的。很多人看到的是现在展会的频次特别高,没有看到的是展会之外的或者说艺术圈之外的世界有多大。实际上,更多的大型当代艺术活动会有效的增加社会关注度,从整体上为艺术圈带来好的影响。

为什么选择全国农业展览馆作为展览场地

全国农业展览馆

选择农展馆作为展览场地是因为在北京做一个展会,要选择最能代表当代中国的场馆。农展馆是一座典型的新中国建筑,1959年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一号馆和三号馆是西方建筑方法加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社会主义气质的建筑,很有当代中国的特点。

参展画廊的展位大小一致

展位大小一致是强调画廊之间的平等与共同体意识,鲍栋说:”很多画廊会问我带什么作品合适,我告诉他们,你们不要考虑已有的好不好卖,这是特别小样本的经验,是画廊此前参加别的博览会的经验,这不能代表中国全貌,因为样本太小没有任何统计的意义;画廊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在不同类型的作品里选择挑最能够代表画廊价值或艺术家价值,甚至能够代表画廊理想的作品,哪怕这个艺术家暂时没有特别热的市场关注度”。

北京当代·艺术展展览现场

展会最核心的就是两部分,画廊和藏家,北京肯定是中国画廊最多的地方,也是中国藏家最多的地方,更是艺术家最多的地方,还是中国的文化中心,所以北京是一个极适合做展会的地方。

北京当代·艺术展展览现场

早些时候,由上海art021原班人马打造的“艺览北京”(简称JING ART)刚刚结束登陆首演,一时间引得艺术产业人心沸腾。

“艺览北京”展览现场

对于首次进京的JINGART来说,采取的策略及其成功,将上海021诞生记复制在北京,并且取得不俗的成绩。同时到场的艺术圈人士、各路名流也让JINGART赚足眼球,刷屏了太多人的朋友圈。如今众人又在期待中迎来了“北京当代·艺术展”。至此,加上今年已经步入13岁生日的“艺术北京”(又称Art Beijing)以及北京首个专注中国当代艺术、拥有14年举办经验的“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简称CIGE),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发源地的首都北京,目前已经被四场专业级别的艺术博览会分割了一年的艺术展期。

声明:

凡大粤艺术转载文章以标注出处为准,不代表大粤艺术的观点和立场。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原创方及转载方(大粤艺术)出处。

如需内容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汤小姐

整理编辑:Peggy ou

粤生活 | 粤艺术

了解艺术资讯 关注大粤艺术

享有更多福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