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中国文化源头和自然最深处 | 刘巨德、钟蜀珩艺术作品绽放齐鲁大地

9月1日,由清华大学、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美术馆联合主办的“浑沌的光亮——刘巨德艺术展”暨“寻归自然——钟蜀珩绘画作品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两位艺术家作品200余幅,将持续至9月24日。

展览发布会

当天下午,展览发布会在山东美术馆举行,清华大学原副校长、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张凤昌,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马赛,山东美术馆馆长、山东省美协主席、济南市文联主席张望,艺术家刘巨德分别在发布会上讲话,并答记者问。

刘巨德向山东美术馆捐赠《林中小鸟》、《星光草》等精品力作,张望馆长代表山东美术馆向刘巨德颁发收藏证书。发布会由山东美术馆副馆长、山东省美协副主席刘喜欣主持。

嘉宾致辞

张凤昌表示,刘巨德、钟蜀珩教授的艺术创作有三方面特色:

一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一件艺术的作品必然是科学的,一件科学的作品也必然是艺术的,在两人的作品中,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

二是艺术与生活的结合。创作灵感既源于毕生积累也发于瞬间偶得,但唯有将艺术与生活有效结合,才能创作出如此高水平的艺术作品。

三是聪明与厚道的结合。艺术家首先要聪明否则创作不出好作品,但同时也一定要厚道踏实,这点在刘巨德、钟蜀珩两位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他们是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生动体现。

潘鲁生表示,此前,展览在中国美术馆的首展便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引发了业界对展览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学特色的讨论。多年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始终坚持探索中国语境下的艺术创作,并形成了鲜明的中国风格。

作为学院创作、教学风格的代表人物刘巨德老师的绘画语言继承了庞薰琹、张仃、吴冠中等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追求,同时又非常准确的把握了水墨艺术的当代语境。

与当前展览中存在的多重复古人、重复今人、重复洋人,少语言探索突破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刘老师的作品,特别是近几年对水墨彩墨的创作,意境非常高、心境非常静、艺术语言非常鲜明。这源于他对人生的感悟思考,对经历的真实写照,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艺术一定要传承与创新。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特别是中国绘画精神传承下去,如何实现绘画语言、绘画形式和绘画的独创性上有所创新,今天的展览一定会带给山东广大美术工作者以深刻启迪。

安远远表示,感谢两位老师将如此精彩的展览呈现在我们面前。刘巨德、钟蜀珩两位老师的作品中不仅有“形式美”,更有打动人的“心灵美”。他们的作品中有一种“技不欺人”的纯粹——不炫技于人,是平静、坦然、真诚、朴素的诉说着对土地的深情、对传统的迷恋、对自然的热爱、对世界的探索。

从两位老师的行动和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华文化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两位老师非常重视本次展览,希望通过展览向伟大思想家孔子致敬,向广袤的山东大地和伟大的山东人民致敬。同时,她也受吴为山馆长的委托,向刘老师和钟老师致敬!

马赛代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向展览的开幕表示祝贺,并以美院学生身份向两位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

他表示,两位老师从艺成果丰硕,为人低调谦和,为学尊师重教,教授给一届届学生受用终身的艺术知识和人生智慧,是艺德师德、为人为学的楷模。希望老师们身体健康,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刘巨德在发言时几度哽咽,他首先代表钟蜀珩老师和他本人对各位领导嘉宾的远道而来、对展览主承办单位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在山东美术馆这一国际水准的场馆中举办展览,可以考量出自己的作品离艺术还有多远。

他深情地回忆研究生时庞薰琹先生上课讲的第一句话就说:“艺术是长的,生命是短的,我们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艺术,永远是难以到达彼岸的。”这句话他一直铭记在心。他谈到在艺术上取得的每一点点进步,都得益于母校、老师们,他们是真正的楷模。而来参观的观众就像老师们来看展览一样,令刘巨德深受感动。

刘巨德表示很高兴到中国文化的故乡——山东举办展览。这源自于对中国文化故乡的依恋。他梦想他的艺术回到中国文化的源头和自然的最深处,那里是艺术生命能量的原点。

艺道归仁,当我们以慈祥仁爱的目光面对所有的生命时,才能发现众生皆美、众生皆平等,众生会打开心扉拥抱我们,我们就会感知到众生内在隐藏的“道”。

张望表示,“风格即人格”是刘巨德、钟蜀珩两位老师的真实写照。两位老师的艺术造诣高、展览影响大,这既是常年坚持研究、创作、积累的结果,又与他们质朴、谦和、厚重的人格魅力不可分割。

希望通过此类高规格“学术邀请展”,增强山东美术馆的学术影响力和发展潜力,激发省内艺术家在交流互鉴中对自身艺术创作的思考和创新,满足广大民众的艺术获得感和幸福感,使民众有更多与知名艺术家交流学习的机会、亲身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

展览现场

在展览发布会上,还举行了答记者问环节,内容非常精彩,本平台将单独推送,敬请期待。

摄影/院务办

图文编辑/程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