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长得像个梨,但有位珠海人却能用它奏出天籁之音

你听说过埙吗?

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

这种乐器外形长得像个梨子

看上去其貌不扬

却能发出美妙的声响

在珠海

有一位年轻的艺术家

竟是制作和吹奏埙的高手

马上跟着特报君一起去认识他

崔涛正在制作埙 张俊彦摄

同裕特约“发现•珠海匠心”活动正处于火热报名中。从本周起,特报君将不定期推出匠心人物的事迹报道。

本期推出的人物为中国雅埙、雅萧专利发明人,独立音乐人崔涛。

12岁与埙结缘

崔涛原本是学习吹笙的,他和埙结下不解之缘,也是因为笙。

12岁时,崔涛在老师仲冬和家里学习吹笙,看到老师吹奏一个梨形的乐器,发出美妙的声音,崔涛一下子就着迷了,不停地问老师这是什么乐器。

老师告诉他,这叫埙,并教他演奏的方法。后来,老师还送了崔涛一枚埙。崔涛便开始了对埙的漫长探索之路。

乐器埙(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崔涛供图)

埙是一种古老的乐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埙的演奏就很盛行,延续至今。相传埙起源于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用于击打鸟兽,仅有一孔,投掷过程会发出声音。慢慢地,这种“武器”就演变成乐器,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发展为两孔、三孔、六孔乃至八、九个音孔。

他是雅埙的专利发明者

崔涛在制埙上采用了传统的手工制法,又有所创新,他制作的雅埙申请了发明专利,指法设计与当今的主流设计有一定的区别。

雅埙的整体为梨形,似“心脏”“子宫”“乳房”;乃生殖崇拜文化中的“母性角色”。所发之音为“心声”、“地籁”。

埙的正面由五颗按音孔组成的倒三角图形,五颗按音孔为“五行”,共同组成了“男性的生殖器”,乃生殖崇拜中的“雄性角色”,背部由两颗按音孔组成的“阴阳相和”。正面和背面的按音孔为“五行”加“阴阳”,为“北斗七星”。意为斗转乾坤,和谐并进。

崔涛吹奏埙 张俊彦摄

崔涛认为,匠心精神意味着高超的技艺及创新精神。技艺是先祖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创造、并且在不断改进革新中总结经验、辨伪去妄的集体智慧结晶。创新则一定是建立在尊重传统敬畏基础之上的合理科学化的补充和拓展。

因此,真正的匠人应该敬畏传统,但又有所创新。

雅埙

坚持手工制作 把握外形内韵

作为一项古老的乐器,埙的制作有着古老的手工传统,自古至今有“捏制法”“沙袋法”“ 盘条法”“ 模具法”“灌浆法 ”“拉胚法”等多种手工制埙的方法。

崔涛较为推崇纯手工的“捏制法”。因为这种方法最为古老,最为直接和纯粹。纯手工制作能做到外形内韵的精确把握,深浅厚薄的准确拿捏。制作过程中有也有很多不确定和即兴性。

制作埙

但在工业化时代,手工制埙逐渐被机器生产取代。

崔涛认为,这一方面是手工制作埙要付出太多精力,但产量又低,另一方面则是经济回报太少,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是很多制作师不精通埙的演奏。

纯手工制作1枚埙的人工成本大概是机器制作的50倍。制作一枚埙,抛除材料的准备,就要至少两天的时间,再烧烧制20个小时左右。

——崔涛

崔涛介绍,制作埙用时最长的是泥的加工。

首先要去田野,山岭上深挖采泥,要求泥巴有粘性,无沙石。

采回来以后,用清水浸泡和稀,然后让它自然沉淀,沉淀完之后滤去水,把泥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再用锤子敲成粉,再用筛子筛,过滤掉杂质,然后再反复泡水,暴晒,去杂质。这一过程叫“蹬浆”。泥制的差不多后,再像揉面一样不停地揉,捶打。放缸里自然发酵。

等泥巴发酵完了以后就可以开始制作。大概分为:捏制、整型、磨皮、定型、打孔、定调、调音、抛光,阴干、二次校音。然后就是烧制,出窑后去火,再微调校音。

制作埙所用的泥巴非常讲究

在制作的过程中,制作者要对土性特别了解,埙变成泥之后,会有第一次收缩的过程,收缩后体腔会变小,将泥放到电窑里烧制后,泥成陶,二次收缩。收缩直接影响音准、音质和音色。各种泥有不同的收缩比,因此也要对泥的收缩比有一个预判。最终达到一个好的乐音。

崔涛感叹,作为一个独立音乐人,制埙并不是他吃饭的饭碗。

手工制作的埙一个可以卖一万块,但你可能一个月都卖不出去一个。

——崔涛

推广埙文化 传承匠心精神

在忙碌的教学、演出、作曲录音及学术研讨的音乐生涯中,崔涛还组建埙团,传授手工制作埙的方法,为推广古埙这项乐器的演奏和制作做出了大量的努力。

他曾为珠海三所学校做埙乐的义务推广和教学,多次开展制作埙的艺术讲座,并不定期开设非遗学堂埙的制作课程,培养埙乐制作与演奏人才。

崔涛教导孩子学习吹奏埙

此外,他制作的埙也多次作为国外演出交流的礼物赠送给国际友人和博物馆收藏……

崔涛说,作为教育从业者,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真正热爱国乐的朋友们提高艺术审美的辨识度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先迎风而后有声,这是埙的气质,更是中华民族的气节。

人物简介:

崔涛,1985年生,山东淄博人,先后就职于职业乐团和高校,现为独立音乐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雅埙、雅箫专利发明人、珠海市文艺名家、珠海市优秀音乐家,艺术事迹入编《艺术中国》《中国音乐家辞典》《华乐大典 笙卷》。

给崔涛点赞

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

能够通过崔涛认识

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埙

让这种乐器继续传承发展下去

特报君特别提醒

“发现•珠海匠心”活动正在火热报名中

如果你身边也有独具匠心的人

曾怡灿/文

赵思华/编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