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委会主席批电竞暴力 入奥没戏?北大副教授:分级势在必行

原标题:奥委会主席批电竞暴力,入奥没戏?北大副教授:电竞分级势在必行

在刚刚结束的2018亚运会上,在作为表演项目的电竞方面,中国队斩获《英雄联盟》、《Arena of Valor》(王者荣耀国际版)冠军,《皇室战争》亚军。首次亚运会之旅便交出了2金1银的成绩单。

2022年杭州亚运会时,电竞将作为正式比赛项目正式亮相。

此外,电竞加入奥运会比赛项目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然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亚运会闭幕式媒体会上明确表示,现在还无法确定电竞能否以及何时会被奥运会纳入。

巴赫甚至直接表示电竞为“杀人游戏”,“我们不能在奥运会项目中加入一个提倡暴力和歧视的比赛,所谓的杀人游戏。每一项奥林匹克运动都起源于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对抗,体育是文明的表达方式,如果出现了‘杀人’这种行为,就不符合奥林匹克价值观。”

他的这番言辞也引发了电竞爱好者们的巨大反对。不少网友表示:拳击、射箭、摔跤算不算暴力运动?足球、篮球这么多暴力犯规,难道和奥运精神一致?

暴力是电竞的原罪

“作为奥委会主席,他的说法确实代表了许多民众对电竞游戏中的暴力元素的憎恶和担忧。他的话也是有可诟病之处的,譬如拳击、摔跤、跆拳道、击剑这些奥运项目其实也都含有强烈的暴力元素,在竞技中造成身体伤害的可能性比也远大于电竞。”首位在北京大学开设电竞课程的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陈江副教授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而另一方面,目前的主流电竞游戏大多数的确是打打杀杀,甚至一些非电竞的3A游戏以画面的血腥逼真度为卖点。”

陈江上学期在北大开设了一门《电子游戏通论》课程,从理论上研究电竞产业。这个课程也迅速受到了北大学子们的欢迎。陈江坦言,暴力元素的确是电竞的原罪,“暴力是电子游戏的基本素材之一,与其可以并列的还有策略、娱乐、性等等。在玩家们、游戏厂商们逐渐习以为常的同时,旁观者们越发忧心忡忡,这是自然而然的。”

▲北大开电子游戏课引关注

8月26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市,一名电竞选手在输了橄榄球电竞比赛后怒火中烧,开枪打死两人后自杀。玩暴力游戏,经常被认为是激发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因素之一。美国心理协会研究表明,虽然导致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不止一种”,但含有暴力元素的游戏确实有促进作用。这份声明指出:“含有暴力内容的游戏与暴力行为有非常显著的联系,玩这些游戏时,人的血压、心率都会升高,暴力倾向也会提升”。即使是击杀怪物,也会引起一些心理学家的担忧,他们认为在游戏里杀死动物会让玩家失去同情心,最终在现实中会变得没有耐心。

电子游戏业自从在西方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被挂上了“暴力”“色情”“浪费时间”等标签,而这个问题在传统体育项目中几乎不存在,因此,巴赫的“杀人游戏”的表态也的确代表了体育界一部分人的看法。

“电竞分级势在必行”

然而,这也并非不可调和。

陈江表示,“暴力因素并不是和电竞不可分割的,而且也是可以淡化、转化、消除的。譬如同样是第一人称射击的对战游戏,《堡垒之夜》的暴力因素就比《绝地求生》的淡化一些,而《Splatoon(喷射战士)》就更加适合全年龄段玩家。”因而,他呼吁电竞分级,“电竞分级是势在必行的——虽然执行起来也不容易(甚至不可能做到十分理想),但比不分级还是要好很多。”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也持相近看法。在他看来,网络游戏已逐渐成为孩子娱乐的主要方式。“网络游戏和任何一个网络产品一样,问题在于使用者如何善用。”张海波认为,网络游戏一方面给学习压力较大的孩子一个娱乐和释放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孩子玩游戏时间过长,并有可能受到不良内容的影响。“这就需要家长和孩子建立合理的娱乐生活规则、政府部门出台游戏内容分级制度、企业建立防沉迷系统、学校加强教育引导。”

陈江预测,对于未来的影响,可能导致电竞的发展出现两个方向——一类洗去暴力因素和商业因素,更贴近于传统奥运项目,加入奥运;一类则不受此限制,而尽力发展活跃用户数量、提高可观赏性、和商业价值,从而凝结成单独的(甚至可跟奥运会竞争的)全球性赛事。

的确,从这次亚运会的电竞比赛的受热捧程度可以看出,即使没有直播,中国队夺冠的消息依然在媒体报道以及各大社交平台的自然发酵下,在整个互联网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在夺冠后,人民日报、CCTV5、中国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第一时间报道祝贺。除此外,英雄联盟夺冠还登上了微博、知乎、贴吧、抖音所有平台的热搜榜第1名,微博热搜前10占3,夺冠事件成为了微信搜一搜的热点事件。

电竞与亚运会的结合是“各取所需”,这已经成为各方共识——电竞通过亚运提高知名度和官方认知度,亚运也通过电竞吸引年轻观众。这也是自2017年9月霍启刚当选新任亚洲电子体育联合会主席以后,电竞入亚得以快速推进的最重要原因。

国内舆论对游戏态度正在转变

与此前媒体对于电竞和电子游戏多加鞭笞的态度不同的是,《人民日报》最近多次鼓励电竞,还发文表示不宜把游戏视为洪水猛兽、一禁了之,应该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游戏。继9月4日发文称“防的是沉迷,而非网游”之后,9月5日人民日报又刊登一篇名为《怎么玩才健康玩什么才恰当》的文章,继续探讨网络游戏防沉迷的问题。

▲人民日报连续发文探讨网络游戏防沉迷的问题

在正文中,《人民日报》方面采访了游戏制作人、游戏研究学者和相关的教育专家等,共同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指导孩子玩网游时,如何不影响亲子关系?网游出品方在供给端如何把管控做到位?怎样在趋利避害的原则下更好驾驭网游?

这些受访者的回答也很中肯,例如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称,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往往是因为亲子关系存在四类问题:“不了解”、“差关系”、“缺引导”和“坏示范”。家长把持网络控制权,或者直接把网络、手机扔给孩子都不是真正的教育。

媒体对于此类问题的探讨,是否意味着舆论开始引导电竞和游戏行业健康发展?

陈江表示,“我同意官媒正在引导舆论的看法。一方面,电游和电竞是娱乐业中前途最大的发展方向之一,能够为人们提供娱乐、也能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并从某种程度上缓和社会压力;另一方面,电子游戏也确实对青少年和年轻工作者有较大的潜在影响。所以,鼓励发展低伤害而高娱乐价值、高功能价值的游戏,而抑制利用人性弱点来提升用户人数和活跃度的游戏,宏观上是利国利民的。”

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陈江有两点建议:一是对游戏玩家的总在线时间进行统计,并以此评价对企业的税收;二是建设统一的国家级游戏入口,以便真正把青少年玩网络游戏的详细数据纳入监管之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