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的笑容就是我们满满的收获

军嫂网9月7日讯(黄乐康)初秋时节,骄阳似火,一点也不像是入秋了的天气。9月5日,武警毕节支队的官兵专程赶到田坎彝族乡,第二次收购贫困乡亲种植的辣椒。得知武警官兵要来,乡亲们早早的就把自家的辣椒放在路边等候。

今年,七星关区田坎彝族乡村民种植的辣椒因气候较好喜获丰收。辣椒虽然丰收了,可是村民却高兴不起来——身居大山深处,销售成了大问题。留守的村民都是一些老弱病残,既没有劳动力把辣椒运出大山,也没有好的营销模式。看着红红的辣椒,当地村干部和村民心急如焚。

半个月前,武警毕节支队官兵得知田坎彝族乡的情况后,就专程到田坎彝族乡上门收购辣椒5000余斤,帮助乡亲们解决燃眉之急。

田坎彝族乡党委书记梁署为武警官兵介绍情况。

村民与武警官兵共同采摘辣椒。

挨家挨户的收购辣椒。

帮助村民把辣椒上车。

武警官兵分类辣椒。

村民签字确认。

村民们脸上挂满了笑容。

老百姓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鱼水深情。

“大爷,你们的辣椒我们全部会收,不要着急。”车辆路过青杠村时,沿途老百姓突然把车辆拦了下来,经过百般劝说,在得知官兵们会挨家挨户上门收购时,村民才放心让车辆走。

看着自家的辣椒一袋一袋上称、装车,村民杨大爷脸上挂满了笑容,“今年的雨水充足,气候较好,收成1000余斤辣椒。”

“市场收购的辣椒价格为每斤1元到1.2元左右,甚至还不到1元,而武警官兵收购价格为每斤1.85元,解决了我们乡的一个大问题,非常感谢武警官兵们,真不愧是人民的子弟兵!”田坎彝族乡党委书记梁署真诚地说道。

“今天收获的不止是辣椒,还有村民脸上真诚的笑容!”看着村民们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支队驾驶员陈树振深有感触的说道。

“这次我们一共收了12000余斤辣椒,两辆大卡车都装满了,实在是装不下了。为了尽快把辣椒分配下去,我们今天要连夜把这些辣椒送到每个县里的武警中队去。”该支队勤务保障大队黄祖坤大队长说道。天气这么热,辣椒这么多,如果不尽快把辣椒分下去,将会损失近三分之一。

辣椒多了,该怎么处理成了一大难题?武警官兵现场开起了“诸葛会”。

“辣椒这么好,可以把辣椒晒干,制成干辣椒。”“还可以制成糟辣椒”,“也可以把辣椒制成辣椒酱。”……每个人都各抒己见,把自己家乡有关辣椒制品都说了个遍。

回到支队后,炊事班长谢宗军看着这么多辣椒,脸上挂满了笑容,“这么多的辣椒,我可以把这些辣椒做成辣椒制品,改善官兵的伙食。”

脱贫攻坚一直在路上,官兵们把驻地当家乡,用实际行动支援驻地脱贫攻坚,描绘了一幅“同呼吸、共命运”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该支队着眼地方所需、群众所盼、部队所能,按照“短期内帮助解决迫切生活困难、中期内形成脱贫发展路子、长期内具备资助脱贫能力”要求,及时修订完善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确保在“帮扶谁”上做到精准识别,在“怎么帮”上做到精准要求,在“帮什么”上做到精准发力。先后为大方县猫场镇联合村修建4.6公里致富路,使420亩经果林连城一片,惠及90余户贫困村民;为威宁自治县黑石头镇小学捐助97个书橱和97套3000余册图书,为脱贫攻坚积蓄了能量;到七星关区林镇口新庄村开展以“修建致富路、开办讲习所、助学结对子、帮困解难题”为主要内容的脱贫攻坚活动,帮助新庄村修建800米致富路;积极参与驻地捐资助学,先后与七星关区第三实验中学、毕节市实验高中、毕节一中等10余所学校30余名学生结成帮扶对子,特别是二中队5年如一日帮扶长春堡张永玲一家,其子刘涛被七星关区表彰为“十佳好少年”,顺利考入青岛大学。

脱贫攻坚赓续优良传统,精准扶贫尽显赤子情怀。此次扶贫工作,充分体现了人民武警爱人民、人民武警为人民的良好形象,体现了部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激发了官兵参与扶贫活动的政治热情,进一步融洽了军民一家亲的鱼水深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