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口司机斑马线狠撞行人说起,你为何这么容易生气?

这两天,海口一名司机在斑马线不礼让引纷争、加油撞飞行人的事,在网络迅速发酵,引起热议。

9月9日凌晨,在海口市椰林路与南宝路路口处,监控摄像头记录下惊险一幕:

一辆白色越野车司机因斑马线未礼让,差点撞上正在过马路的4个行人,双方发生口角。

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原本普通的马路纠纷却因为司机的鲁莽行动迅速升级。当晚,越野车司机突然倒车后猛加油门,将2名男子撞飞,造成1人重伤(所幸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

据海口警方通报,嫌疑人黄某川已被拘留,肇事司机无酒驾和毒驾行为。

怎么看,越野车主所为都是非常残忍的故意伤害行为。原本自己有错在先,又对路人痛下毒手,如此“路怒”,令人胆寒。

越野车将两名男子撞飞瞬间(监控翻拍)

无独有偶,近日处在风口浪尖还有杭州那位“殴打孕妇”的女网红,因为一条不牵狗绳的狗,女网红与孕妇发生肢体冲突,导致后者紧急送医。事件在网上升温后,涉事网红被人肉搜索,有人扒出网红的详细地址,有网友购买花圈、寿衣等殡葬用品寄出。

如果你经常上网,关注热门社会话题,一定不难发现,类似的事件简直层出不穷。为了琐事,轻则破口大骂,重则持械行凶,蛮横异常。而在事件发酵后,涉事者往往又会遭到一轮又一轮的“网络暴力”,让伤害的范围和深度加码。

新闻看多了,不少人不禁要问,为何现在的人原来越容易生气?我们的社会是不是越来越充满戾气?

小嗨认为,容易生气,原因可能是我们太容易鲁莽地假想敌意、夸大对峙。有人看到尖刺就想到是伤人的武器,殊不知有可能只是织毛衣的工具。

所以,我们不要轻易地得出阴暗的猜测,不是所有的反驳都是侮辱,所有的矛盾都是对自己的伤害。阴谋论的猜测并不一定有事实根据。

容易生气,还因为缺乏同理心。缺乏同理心,会忽视别人的利益与感情,漠视对方的意愿和诉求,宽以待己,严于律人,把错误归咎给别人。遇到不如意,从不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以致冲突不断。

容易生气,还可能因为当下的舆论环境。网络提供的几乎没有制约的平台,充斥着各种话语暴力。尖酸刻薄的评论被点赞,宣泄负能量的帖子四处泛滥,愤怒似乎无处不在,甚至溢出网络,影响日常生活。

容易生气,最重要的原因,可能还因为我们的社会正处在一个焦躁的时代。人们普遍存在一种焦虑、急躁、不安的心理状态,相互缺乏信任,甚至不惜剑拔弩张、互相伤害。为对付不栓狗绳的狗主,有人居然投异烟肼毒狗,类似的事件一再发生显示,一定程度上的社会病态情绪在蔓延。

视频截图

然而,天道好轮回,生气的人必须为无法控制的愤怒买单。

先不论长期地处于愤怒情绪会给人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人们也大多不喜欢情绪管理困难的人士,一次次的无理发泄,会给自己贴上“不靠谱”、“情商低”的标签,进而影响人际关系,错失重要的人生机会。

更重要的是,愤怒的情绪是会传染给下一代的。“熊孩子“的造成,很难说不是父母的错。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话是俗话,蕴含的却是经久不衰的处世智慧。

前段时间流行的“佛系”青年,虽然被人指责“太丧”,但其人生哲学不无可取之处。

对于别人的过失持宽容态度,不在琐事上消耗太多精力和能量,无论何时何地,尽可能释放善意,一个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平和和幸福。

当然,这么说,不是倡导大家不能怒。

看到违法犯罪,路见不平一生吼的“血性之怒”令人拍手称快;拒绝腐败受贿,不同流合污的“君子之怒”让我们肃然起敬;面对潜规则发出的“正义之怒”,推动社会道义的进步。

我们反对的怒,是稀里糊涂的谩骂,自私自利的狰狞、是无脑发泄的耍横、不分青红皂白的野蛮……是没有是非只有利害的廉价之怒。

愤怒有别,为了正义公平而怒,天经地义,除此之外,请再三谨慎。

作者:黄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