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缺失,复兴能否温暖世人心

中华传统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为主体,是中国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其中包括礼仪、服饰、节日、文学、饮食、教育等等方面。

我们都可以看到,由于当年急迫图强所遗留的——比如人口素质、伦理道德这类问题,过去被革命与发展的迫切性所掩盖,而在生存问题得以解决的今天,日益突显出来。这是历史的选择,是时代更迭的结果,传统文化虽优雅圆融,但我们必须承认,在过去的一百多年受到外来文化的压制与破坏,却是无法改变的。

今天的中国已非昨日,我们修炼起强大的力量,有了对世界发声的资格,就必须展现属于我们自己的魅力,树立起民族自信心,所以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推进传统文化资源梳理、开拓传统文化传播新格局、焕发传统文化新魅力。

也许会有人对此产生疑问:传统文化还适用于现代社会吗?还在发展的中国面临一系列问题,传统文化就能解决吗?传统文化衍生的农业社会基础都要瓦解了,传统文化还能像过去那样么适应社会发展么?

实际上我们不难发现,这几年,汉服、国学、传统手工艺等相关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并逐渐的成为了一种潮流。

四月中旬,共青团中央与B站、东家联合发起的中国华服日以及相关的国风音乐盛典直播,成了微博热门排行榜话题第一名,阅读量过亿!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延禧攻略》中出现的绒花、缂丝扇等传统手工艺品也受到相当大的关注。说明了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并参与到了传统文化复兴中。中国年轻的80,90后们,他们受过高质量的教育,有着高度的文化自信。他们会主动发掘并传播传统文化之美,这才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关键。新兴群体的形成,成为文化复兴的支柱,他们决定了文化的发掘、传播、成型、发展。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是有其必然性的。全球化使人们在趋同中开始求异,出现民族文化特色被淹没的危机意识。另外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西方文化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人们对西方文化日益理性看待。 今天社会风气的浮躁使当代中国人难以创造出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优良文化,我们不得不回到传统文化中寻找价值观和精神寄托。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我们有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也有适合自己体质的特效药,我们有别人无法复制的文化瑰宝,我们因此能够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可以说文化才是我们最珍贵的资本。

选择CVT中国职业培训网!随时随地职业培训,轻松考取各种证书。(cvt-edu.com)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