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建民艺术简介

建民,字九麟,号梦石。1968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协理论创作委员会委员。近二十年来,致力于诗、书、画、印、陶刻等艺术创作,尤其擅长书法理论和紫砂文化的研究,力求以中国的诗美学结合西方心理学对中国的书法、紫砂造型艺术进行深度剖析,作品多次在国内大赛中获奖及文博单位收藏。主要作品有:印集《建民印痕》十卷;现代诗《融雪斋诗草》一卷(洛夫题);书法理论研究专著《陈曼生研究》、《西泠八家诗文集》等,参与编撰《齐白石辞典》、《陶冶性灵》等集。

2004年 参与撰写、编辑中华书局出版的《齐白石辞典》。

2005年 《成仙成佛且成人——试论陈鸿寿其人其字其壶》入选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

12月,获湘潭市首届艺术成果提名奖。

2006年 《陈鸿寿仕途任期考》发表在《中国书法》2006年10期。

12月,《陈鸿寿室名别号考》发表在西安碑林院刊。

2010年 《陈鸿寿生平考略》发表在《西泠印社》第26辑。

同年,《黄易的金石之癖对阮元的影响》发表在《西泠印社》第27辑。

2013年 八十万字《陈曼生研究》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国内著名图书馆永久保存。

8月,编撰《陶冶性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并着手创作紫砂作品“壶乐图”系列,力求以壶的造型画鱼,其意暗合庄子语:“子非鱼焉之鱼之乐。”作品在青岛金石博物馆、宜兴陶瓷博览中心展出。北京紫砂博物馆收藏。

12月,客北京紫砂博物馆,为北大高级茶文化研习班,主讲《陶冶性灵——陈曼生》。同讲者著名学者于丹、紫砂工艺美术大师邱玉林。

2014年9月,为宜兴阳羡茶博物馆撰写论文《百年修得共船渡——曼生壶与阳羡茶》

2015年6月, 六十万字《西泠八家诗文全集》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国内著名图书馆永久保存。

2015年7月,完成《伊秉绶诗词校点》、《西泠八家年表初稿》二十余万字。

2015年4月,论文《曼生壶起源考》发表在《荣宝斋艺术品》杂志4期。

2015年8月8日,江苏宜兴陶瓷城博览中心举办“相和曲”十一人展。

2015年10月,在宜兴紫泥公社开讲曼生大讲坛。

2015年11月,论文《曼生壶的平面设计与隶书造型的比较分析》发表在《荣宝斋艺术品》杂志11期。

2016年1月,评论文章《兰肴等山积,外实赖中虚——曼生壶的平面设计与隶书造型的比较分析》发表在《中国书法报》

2016年9月,论文《陈鸿寿与刘墉的一段金石奇缘》发表《西泠印丛》第9期。

2017年6月,宜兴陶瓷博物馆主讲《曼生壶前世今生》。

2017年12月,论文《初探白石翁印草的学术价值》发表齐白石纪念馆馆刊,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8年1月,完成《西泠八家年表》四十万字初稿。

2018年8月,《宜中天地》杂志发表论文《曼生壶与阳羡茶》。

2018年9月,《齐白石研究》馆刊发表论文《印见丁黄始入门——论白石老人对“西泠八家”印风的认知与取舍》,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