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商业的心态和商业的手法来做公益?这不算是公益!

2017年3月,中国“社会企业奖”入围名单揭晓,摩拜单车赫然在列。随后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其中希望工程的创始人,现南都公益徐永光称,能够解决社会痛点的企业可以称之为社会企业,并对起入围表示支持。一石惊起千翻浪,随后引发了较长时间的讨论。当年6月11日,“中国社会企业奖”揭晓,摩拜单车没有获得提名的任何一个奖项。

摩拜单车

争论风波虽然早已过去,但其背后蕴含的冲突却一直持续到现在。今年公益圈注定是个不平静的一年,不少大佬被爆性骚扰,不少机构被爆财务有问题,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乱”。我觉得这背后的不平静,其实就是公益的专业化和非专业化之间的一个冲突。

以包括摩拜在内的企业为例,虽然其在发展过程中解决了社会痛点,如出行不便,城市堵塞等问题,缓解了交通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单车乱摆乱放、行业恶性竞争等等问题。诸如今年的滴滴顺风车,其也解决了夜间出行的社会痛点,但随之而来的是人身安全问题。

如果非要以痛点来论,那么这些企业是解决了一个痛点,又带来了另一个痛点。但更严峻的问题并不在这里,而是他们最初的使命,真的是为了解决这个社会痛点而存在吗。

我觉得社会企业如果是以解决社会痛点为专业,那么可以被承认。但如果社会痛点的解决仅仅是企业发展的副业,那么它们恐怕没有资格称得上是社会企业,称得上是公益了。

众所周知,资本是逐利的,而作为资本的结合体,企业也是要奔着利润去的,而表现在现阶段,是表现为流量。也正因为如此,滴滴顺风车是滴滴唯一盈利的项目,而共享单车企业们现在还在亏损。

如果把它们说是在做公益,那么它们就是用商业的心态,商业的手法在做。

回顾今年发生的事情,有专栏作者称公益圈的江湖,公益是利他的,但什么时候多了这么多利益结合体,是不是很像商业的东西呢?对,这就是商业的心态。为了达到在圈内的垄断,资源的垄断,因此这些公益人开始用商业的心态琢磨怎么做公益,配合商业的手法,它们把公益变了一番味道。这就是公益的不专业。

今年的爆发仅仅是其中的一小撮缩影。如果不能纠正这种心态,在未来公益的发展可能会爆发更大的危机。基于B端的这些公益者们,看重的是组织掌握了多少资源,掌控了多少人力,手里有多少媒体资源和政府合作,但从未真切考虑过,对于C端(公益受众)来说,施舍给他们东西远远不如让他们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去带动别人要强有力的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