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展商·50期待 | 这家新西兰公司走跨洋农超对接之路 把全球好吃好喝的卖到中国来

【新民晚报·新民网】中国消费者对新西兰的了解,可能是从一颗奇异果开始的。而这两年,来自新西兰的一杯鲜奶,也让当地的天然牧场在中国扬名。

在新西兰拥有18万亩天然牧场、36000头奶牛的纽仕兰新云,将在今年11月空运来鲜奶、矿泉水、冷鲜牛肉、麦片、葵花籽油等,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跨洋农超对接的方式,把全球资源带到中国市场。

注重“国家基因和地理标识”

“在首届进口博览会上,我们精选的参展商品,基本上都具有国家基因和地理标识。”纽仕兰新云董事长盛文灏告诉记者,纽仕兰将入驻食品及农产品展区,从新西兰的鲜奶、矿泉水,到东南亚的鲜牛肉,俄罗斯顿河流域的葵花子油,都是好吃好喝的刚需产品。

“2015年6月我们首次进入中国市场,主打的是从牧场到餐桌只要72小时的鲜奶。”盛文灏说,纽仕兰鲜奶从挤奶到灌装只要2小时,通过全程冷链运输,东航空运直达仅需3天。“3年前,我们的销量只有几千瓶,但现在已经增长到了年销售量3万瓶,下一步的目标是10万瓶。”

同样来自新西兰的展品,还有A2儿童奶和霍斯湾冰泉。“作为发达国家中的农业国,新西兰没有工业污染,以乳制品为首的农产品大量出口,优质平价是它的特点。”

而在此次进口博览会上,纽仕兰还将首发东南亚进口冷鲜牛肉。“我们已获得了为数不多的整牛进口牌照,可以从东南亚进口整头活牛,然后在国内隔离、育肥、屠宰,打造最适合做中餐的‘南洋冷鲜牛肉’,丰富中国消费者的餐桌。”

除了展示商品,纽仕兰新云还将在进口博览会上,首次展示其“全链路数字化全产业链品牌服务”。“从新西兰牧场中的奶牛挤奶开始,到运抵中国超市的全链路,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可追溯的。消费者扫一扫二维码,看到的不仅是文字,还将是视频。”

中国消费升级 世界分享红利

“中国消费者正在经历消费升级,对优质商品的需求大大增加。”盛文灏说,“我们发现,中国消费者对于海外产品的了解和接受程度很高,我们甚至不用做太多消费者教育。” 盛文灏认为,中国下一轮发展的引擎一定是内需市场。“中国制造”曾经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了诸多实惠,而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市场”也正在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创造空间,进口博览会就是让世界分享中国消费升级的红利。

今年1月,纽仕兰成为长宁区首批贸易便利化的代表,实现了清关“零等待”,让新西兰鲜奶只要3天就能在中国上架。而在过去,进口乳制品的检验检疫需要7至8天的时间,再加上空运,等到产品上架,保质期只剩下一半不到的时间。在盛文灏看来,在改善营商环境上,进口博览会将会成为“发动机”“发令枪”,倒逼相关部门继续提高效率,扩大对外开放。(新民晚报记者 张钰芸)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