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尝不可》带您揭开贵州美食的神秘面纱

“口味”的形成,有着复杂而深厚的历史背景。一个地域口味的跟当地的气候环境、生活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非尝不可》将走进美丽的贵州,看看贵州美食有着怎样独特的口味。

酸和辣是贵州菜的灵魂

在贵州当地,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民谣。这是因为,古时贵州交通十分不便,导致物资匮乏,少油少盐。所以这种情况下,古时的贵州人只能靠酸和辣来调剂口味、增强食欲。久而久之,这里的人们便创制出一种“以酸代盐”的饮食调味方法。

苗家人爱用酸汤烹制鱼。苗族有句民谣:“最白最白的,要数冬天雪。最甜最甜的,要数白糖甘蔗。最香最美的,要数酸汤鱼。”凯里酸汤鱼闻名于世,其中的奥秘就在于“酸”这种口味。

酸汤是这道菜的灵魂。白酸汤的制作原料很简单,只需要纯净的水和新鲜的糯米,所以温度和湿度便成了决定酸汤品质的关键。

柴火烧旺,水汽蔓延开来,这时要将淘洗好的糯米,在水开的一瞬间倒入锅中,然后迅速开始搅拌。随着搅拌的幅度加大,米汤的颜色也越来越白净,渐渐呈现出米浆的状态。

熟悉米汤的状态的要有十几年的经验,此时的米汤显然恰到好处,是时候让它与老酸结合了。新鲜的米汤倒入浓郁的老酸汤底中,新旧的碰撞,使得发酵这种古老的“仪式”迅速开始进行。一天之后,这缸酸汤将被赋予新的使命。

这个使命就是烹调酸汤鱼。

金背赤尾的稻花鱼体型不大,一锅酸汤中能放下四五条。白酸汤中放入木姜子、鲜花椒、番茄、辣椒等,稻花鱼排成整齐的一排。接下来,就只需等待酸汤的沸腾。

与白酸汤相对的是红酸汤,现代人的口味越来越挑剔,清淡的白酸汤和多刺的稻花鱼,显然已经没法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了。于是,红酸汤鱼应运而生,鲜艳的红酸汤配上鲜嫩多汁的江团,食客手中的筷子便再也停不下来了。

随着温度的变化,鱼肉的颜色也由粉转白,看起来愈加的诱人,此时正是品尝的最好时机,

一口咬下去,便能感受到浓浓的贵州味道。

制作红酸汤要用到贵州当地的一种野生番茄——毛辣果。这种形似圣女果的小番茄,酸度比较大,配合糯米、醪糟发酵的酸汤,能更好增色提味。

这些新鲜的毛辣果,要用来做一道贵州特色美食——丝娃娃。

这名字听起来更像是一个工艺品,但当你知道它的别名叫做“素春卷”的时候,脑海中就多少有些概念了。这道小吃的造型猛一看颇似裹在“襁褓”中的初生的婴儿。

“襁褓”是用面粉烙成的薄饼,只有—只手掌那么大。再卷入萝卜丝、折耳根、海带丝、炸黄豆、脆哨、糊辣椒等。其中素菜有一二十个品种,菜丝切得极细,红、白、黄、黑等各种色彩相间,十分漂亮。

贵州人吃丝娃娃,一吃各种配菜的清香脆嫩,二吃蘸水的香辣酸鲜,所以蘸水在这道小吃中的地位也十分重要。

丝娃娃蘸水的基底便是红酸汤。切好的毛辣果放到竹制的簸箕中,等待它们的是温度的考验。

锅中倒入清油,下入毛辣果,果子中的汁水与油相互激荡,发出诱人的嗞嗞声。和白酸汤一样,红酸汤中也要兑入老酸汤,不仅是为了激发出毛辣果更好的味道,也是为了让味道的传承始终如一。

吃之前要裹上一张薄薄的面皮,结合贵州的当地食材和蘸水文化,丝娃娃的菜码变得十分丰富,红酸汤调制的蘸水,赋予了丝娃娃酸辣的口感,面皮包裹住食材的同时,也锁住了红酸汤蘸水全部的味道,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溢、酸辣鲜香。

清脆的蔬菜,劲道的面皮,美味的蘸水,这就是贵州人生活的一隅,他们将酸这种味道融入生活的边边角角,用独特的智慧烹调出贵州独有的美味。

无论是酸汤鱼还是丝娃娃

它们意义早已不再是单纯果腹的食物,而是作为贵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到贵州。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