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年轻人不愿穿“白大褂”?

在今年开学季,调研发现,过去异常火热的医学专业似乎遇冷,不少莘莘学子对从事医学专业望而却步。一些医学院负责人表示,医生这一职业风险大、门槛高、报酬低,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穿上“白大褂”。对于这个现象,你怎么看?(2018-10-12澎湃新闻)

白衣天使,医生向来成为人们最向往的职业,考一个医学院也成为很多学子的梦想。即使眼前,尽管人们对医院有些别样的看法,但还是挡不住人们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羡慕和向往。今年8月19日我国又诞生了第一个“中国医师节”,更让医生这个职业充满了尊敬。但为什么有人会说年轻人不喜欢医生这个职业?在大家都说就业难的今天,60万医学生,却仅有10万人穿上“白大褂”,这件事说起来总让人有些悲催。

众所周知,不论从家庭投出,还是从国家投入来看,培养一名大学生都十分不容易,而医学生,学制普遍比其他专业更长,这就意味着家庭、国家为其花费会更多。如此,放着最美最高尚、也是社会最需要的岗位却不去,不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对国家教育资源、对自己的青春时光,岂不是一种极大浪费?

那么,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穿“白大褂”?一些医学院负责人归罪于医生这一职业风险大、门槛高、报酬低。然而,这一理由实在不敢让人恭维,甚至有些太可笑。你说医生职业风险大,试问三百六十行,哪一个行业没有风险?比当医生风险更大、且收入不高的行业很多。要说门槛高,这却是真,但怨得年轻的学子们吗?这只能是医疗体制自身的问题,一方面叫着人才紧缺,一方面却把门槛设得高高的,许多人才被拒之门外,为什么?再说报酬低,这当说是初入门者,或是基层人员,这在各行业、即使那些高工资的国企和外资企业也都如此,但如果笼统说医生都报酬低,只能说你是“哭穷”。工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虽然很多学子都希望报酬高,但这个基本道理却不会不懂。

说到此,笔者真不知,风险大、门槛高、报酬低,这究竟是年轻学子不愿意穿“白大褂”原因,还是一些医学院负责人的托词,还是一些医疗机构心怀“小九九”的故意炒作?可以肯定,这样的因素有,但这绝对是医疗体制的问题,是医疗机构的不担当问题,以不合理的条件拒绝了年轻学子的选择。至于,把医疗纠纷的影响扯进来,更有几分“扯淡”。

如何解决青年人不愿意穿“白大褂”的问题?想让更多年轻人穿上“白大褂”,“还需要为医生提供合理收入”,业内专家这样的回答,多少还是有些煽情的成份吧?医生收入“不合理”,完全是医疗体制自身不合理导致的问题,如果说医生整体收入不合理,除了个别演艺明星的4天3000万,你去羡慕吧,恐怕没有哪个行业的收入能合理了,更不要说农民工被欠薪,一些地区中小学教师发不了工资了。

事实上,很多年轻人在都挖门穿“白大褂”,无奈只好到私立医院,这里尽管工资真的很低,但他们并不愿意放弃自己所学,很多人还是期待一朝有机会进入公立医院。说到底,决不能让年轻人来为“不愿穿白大褂”而“背锅”,还是要从医疗机构自身体制方面多找找原因,看看自己责任吧。60万医学生,是国家为你们奉献的财富,对他们的就业你们应该担当,再不要拿职业风险大、报酬低来说事。必须懂得,人民医院为人民,我国医疗机构医院属于公共事业单位,你们姓“公”,也必须要为社会担当,为国家分忧。

医院,还是降低一下你们的门槛吧,很多年轻医学生,都在门前等着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