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行业乱象:推销员售卡未告知限制条件

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素质,但所有这些都必须依托于一个前提条件——要有健康的体魄。

随着信息时代发展,人们承受着无比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强度,为了不被压垮,很多人爱上健身,运动既可以适当发泄情绪,增强体魄,某种程度上还成为现代人减压的途径之一。

据悉,2017年中国健身俱乐部在11212家左右,健身工作室则超过26414家左右。中国可能无法达到美国的运动环境,但拿邻国日本、韩国来进行对比来看,还有至少4倍的增长空间。

谈到健身,最方便莫过于办一张会员卡了,有数据显示,健身俱乐部女性会员相比占比51.3%,男会员占48.7%,会员年龄主要集中在26—30岁,健身俱乐部单店日均客流量能达到233人次,而客户来源主要是以选宣传单为主。

但是近期健身行业不断被爆出乱象:私教无证上岗、会员卡使用有限制、商家圈钱跑路……

众所周知,不少首次运动健身的人,想打造人鱼线、A4腰,但因为没有经验,所以会请私人教练进行一对一的培训。各大健身房基本都有私人教练服务,而请一节私教的价格为300元至500元/小时不等。

但是不是所有的私人教练都是合格的?持证上岗呢?

2015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发布的《2015中国健身教练职业发展报告》称,在私教行业,入职1-3年的“新人”中,52%的人有专业背景,其余的48%没有专业背景。

据报道,顶着各项健身、健美比赛冠军头衔的私人教练,从业门槛极低,一些机构称,上7天的培训班,就能拿到相关资格证书当教练。

除了私教不合规外,健身会员卡销售也是五花八门。

地铁口、商场口、小区……但凡人口密集的地方,总是时不时能看见一些健身房推销员在派发传单。传单上将办理会员卡的好处写的天花乱坠,让人感觉购买了就可以捡一个大便宜似得,但是这些会员卡其实有一些隐形的“限制条件”。

在你购买时候,很多销售员会避重就轻不和你提,等购买结束开始使用时候,会发现很多限制。比如,退卡需要收取违约金、会员还分初高级会员能使用的设备有限制……

业内人士透露,一家健身会所开业三四十天,销售额往往可达200万元到300万元。如此高的销售额,功劳全在销售员身上。对于销售员来说,基本工资很低,收入基本靠卖卡的提成,所以他们会以高额折扣优惠、夸大宣传服务质量等为诱饵吸引消费者办卡,以此拿到高工资。“90%的健身会所都有门禁,会员需要打卡进入,有的还会采取摄像头拍照的形式验证持卡人是否是会员本人,防止有人私下外借。这是在保障他们的生财之道,让更多人办卡,他们才会赚到更多”。

除此之外,还有些健身房是为了圈钱而来。

有一些健身达人反映,一些民营健身场馆突然关门歇业,引发会员集中投诉,会员们都是前期办理会员卡,卡内还有不少余额的消费者。而且这样的健身房还为数不少,半年内有十多家健身场馆一夜之间人去楼空。

据有关媒体报道,国内60%的健身俱乐部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个别商家恶意圈钱、跑路的行为,在健身行业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有些地区三个月以来有超过20家健身房的老板跑路。

有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健身房越开越多,但生存率都不高,倒闭的原因有二:一是健身房初期投入很大,如果资金准备不充分,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二是恶性竞争,如果几家健身房距离很近又没有足够的差异化,为了招徕顾客只能打价格战,最终结果是扰乱市场。(综合自法制晚报、健身大联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