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移动网络与信息安全小贴士第八期 】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在享受精彩生活的同时个人隐私安全也成为我们日渐关注的重点。“我的信息谁做主”、“为什么我们成了透明人”……信息暴露在空气中带来的不仅仅是饱受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的困扰,电信或网络诈骗也防不胜防。

你的个人信息安全吗?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我们刻不容缓。

我们的个人信息可能这样泄露!

通过各种单据泄露,车票、机票或快递包裹上的物流单等都可能包含我们的个人信息,处理这些单据时候要留意。

社交平台信息泄露,一些社交平台个人信息的填写或评论、转发、分享会暴露诸如姓名、职务、位置等信息,需要我们平时注意保护隐私。

资料或身份证复印泄露,生活或工作有时难免需要复印材料或身份证,这也有可能会泄露我们的相关信息,因此在复印完成后要确认删除我们的相关信息。

借各种“问卷调查”之名以奖品为诱惑窃取被调查者的个人信息或者一些在线测试填写个人信息都有可能被泄露。

购买物品时在一些非正规的商家填写的非正规的“售后服务单”或者申办会员卡活动时掌握到的个人信息,日常差旅住宿或访问单位及场所登记的信息,或个人业务办理提交的个人信息,被个别人向外泄露。

不发分子利用黑客技术攻击数据库、搭设虚假有风险的WiFi、恶意传播包含木马及病毒的二维码、钓鱼网址等手段窃取个人信息。同时,人为倒卖信息,网站漏洞、智能硬件漏洞、应用软件漏洞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随着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电信网络诈骗事件的曝光,大家对隐私信息泄露的最直接的印象是饱受骚扰电话、短信的困扰,但更严重的后果是电信网络诈骗。日常注重个人信息保护尤为重要。

攻略如下

免费WiFi谨慎连接,连接可信任的网络再使用涉及个人隐私信息软件,安装电脑或手机防护软件时常更新查杀。

不明链接别乱点,不明确的网上链接或短信内容链接尽量不要点击,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信息,防止植入木马或病毒造成信息泄露带来损失。

一些测试或调查需要填写个人信息时要谨慎,填写的姓名、生日、手机号码等信息,可能会被整理利用平凑出完整的个人信息加以利用。

使用社交平台应用时涉及到我们位置、生活范围习惯或其他隐私信息的功能要慎重留意建议关闭;包含个人信息内容的图别乱晒,晒图分享生活的点滴有时也会造成信息泄露被不法利用带来损失或危害。

手机软件应用涉及到的“发送短信”、“读取短信”、“查看通讯录”“读取定位信息”等权限时要谨慎授予;旧手机处理时要彻底删除手机数据或恢复出厂设置避免手机内信息泄露。

有个人信息的各种单据或材料要彻底粉碎处理;能避免填写个人信息的调查、测试或其他活动尽量不填;应用类需要填写的个人信息建议简单处理。

日常与我们个人信息挂钩关联的事和物要多留意并谨慎处理,“我的信息我做主”拒绝“透明人”。

我的信息我做主

记得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