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2万元招聘司机?加油卡押金、体检费、服装费……这些套路了解一下

高薪诚聘司机,号称待遇丰厚,但经过“面试”、“签合同”并支付“押金”后,司机工作却始终没有着落。近期,松江警方成功破获一起以招工应聘为名的诈骗案。目前,涉案嫌疑人孟某等4人因诈骗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图说:警方在团伙窝点调查。警方供图

8月9日,市民杨先生报案称,自己在网上找工作时,发现一则高薪聘请司机的招工信息。杨先生电话联系后应约前往位于车墩的“公司”办公地点面试。面试当天就与公司签订了劳务合同,并缴纳了“加油卡押金、体检费、服装费”等费用3000余元。但杨先生询问何时上班时,却被以各种理由搪塞拖延拒不退还押金。

松江公安分局车墩派出所联手分局刑侦支队开展调查,对近期类似案事件梳理比对,并多次对团伙活动轨迹调查取证和排摸。充分掌握该团伙组织构架、人员情况及相关证据后,松江警方于9月27日在团伙多处窝点抓获涉案嫌疑人9人。经查,团伙成员分工明确,孟某为团伙首脑,负责策划、安排及面试,苏某、潘某负责网上发布招聘信息及伪造虚假劳务合同,史某则负责接送工作。

诈骗团伙首先由“网上客服人员”在租借的办公场地内,冒用、捏造各类皮包公司在主流招聘网站发布虚假招工信息,与受害者沟通并安排面试。随后“公司经理”“公司财务”在松江区租借的不同场地面试应聘者,打着每月2万元月薪的高额收入,与应聘者签订聘用合同,并收取所谓的“加油卡押金”“服装费”“体检费”等各类费用数百至数千元人民币不等。当应聘者发现公司并没有安排实际工作,提出离职并要求退款时,团伙便以各种借口拒绝或者拖延退还,并迅速转移行骗窝点。

目前,涉案嫌疑人孟某等4人因诈骗罪被依法被刑事拘留。

图说:抓捕嫌疑人。警方供图

警方提醒:接受面试前,多关注应聘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包括提供的劳动合同,公司公章和法人签字等一系列的签章。遇用人单位收取费用,除需提高警惕,还应通过工商局网站核实公司注册信息,加以辨别。

通讯员 于筱晴 新民晚报记者 潘高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