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大数据时代”步伐 陇南市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建成

当今世界,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正在加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将信息化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发展新动力,是建设网络强国,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陇南市委、市政府紧跟“大数据时代”步伐,围绕国家、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433”发展战略要求,将互联网+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打破部门信息孤岛,为推动精准扶贫、提高政府决策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陇南市目前已完成了“21+”工程:

2:为两个中心

云计算中心可为全市提供数据存储、计算资源共享、应用支撑、系统托管等服务。

大数据政务中心实现了全市大数据统筹规划、数据汇集、分析挖掘、共享交换、专题应用、应急指挥、汇报展示、公共服务八大功能。

1:为大数据共享平台。建成地理信息、经济社会、人口法人、政务服务等六大数据库。

+:为多项大数据应用。

2013年,陇南市大数据云计算中心一期正式开始建设,截至目前,云计算中心一期建设硬件设备及附属设备已达110余台,其中服务器50余台,安全设备20余台,网络设备20余台,网闸8台,UPS配电设备4台,空调3台,其他设备5台,有效地支撑了我市大数据建设工作。

随着全市大数据建设及数据资源整合的深入推进,一期建设的云计算中心逐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为适应新形势,落实国家和省上网络建设相关决策部署,2017年,由陇南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牵头,甘肃电信提供相关技术支持服务,对陇南市大数据云计算中心进行二期扩建,建成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综合性高性能政务云计算服务中心。

中心占地总面积1200多平方米,实现了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千兆带宽接入。配置深信服、360等高性能安全设备,建立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由专业运维团队提供7·24小时服务,信息安全保护达到国家等保三级标准。采用灵活可扩展的“资源池”架构,可根据实际需求实现计算核心、存储等硬件资源的动态分配,为全市各单位、九县区信息化建设提供全方位的硬件服务。

目前,云计算中心已开通143台服务器,入驻了政府办、交易中心、民政局以及康县、文县等21个单位的51个信息系统。云平台具备弹性扩容能力,若某台服务器CPU或存储不够用的时候,可自动弹性扩展。数据共享方面,目前已实现30家单位的38个系统的数据打通,共享数据量达到200TB。

云计算中心的建成使用,实现了互联网+农业(高分辨率遥感分析系统),互联网+市情(市情分析系统(地理信息共享平台)),互联网+旅游(裕河金丝猴观猴平台),物联网,互联网+政务(政务大数据管理系统+大数据报告+政府网站),互联网+乡村(陇南乡村大数据+陇南发布便民服务),互联网+防灾(陇南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系统),互联网+教育(陇南市教育城域网云平台),互联网+医疗(移动护士站、120急救指挥中心),互联网+工业(规上企业+民爆企业监控平台),互联网+综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平台)十一个平台在陇南的应用。深入推进了数字陇南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与政务管理、实体经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更多更好地解决民生领域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