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昔日手机霸主,为什么诺基亚咸鱼翻身,摩托罗拉却依然沉沦?

诺基亚手机又活过来了。今天下午,HMD在北京举办了诺基亚2018秋季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X系列拍照轻旗舰”——Nokia X7,它搭载了高通骁龙710处理器和新一代全面屏,更有著名镜头品牌蔡司加持,拥有O.I.S光学防抖以及2000万像素前置自拍镜头。

(Nokia 7)

Nokia 7系列分为3款,售价分别为众享版(4GB+64GB)1699元、标准版(6GB+64GB)1999元、轻旗舰版(6GB+128GB)2499元,由京东联合普天太力包销。

HMD大中华区副总裁许立新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根据调研机构CounterPoint的报告,今年第二季度诺基亚手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782%,名列全球第九。截至2017年底,已经有超过7000万用户正在使用诺基亚手机,在欧洲、拉美、印度等区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当然,诺基亚在中国的成绩也很不错。

反观另一个曾经的手机王者摩托罗拉,发展得就要相对差一些。目前,摩托罗拉也就在北美和南美的表现尚可,在其他区域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已经不见踪影。

要知道,自从手机走向大众市场之后,一共也就成就了三代霸主,摩托罗拉是第一代霸主,诺基亚则是第二代,三星和苹果则是第三代的领导者。摩托罗拉和诺基亚最辉煌的时候,几乎占据了全球手机市场30%的市场份额,但是在走进第三代之后迅速走向衰落。

那么,同样是曾经的手机霸主,同样是走在重头再来的路上,为什么诺基亚的状况要好于摩托罗拉呢?

老冀认为,关键要看当时他们为什么会衰落。总结他们为什么失败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要让老冀总结的话,最核心的问题是他们患上了大公司病,无法应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

在功能机时代,摩托罗拉一直把手机当作工业品来设计,而忽视了手机已经变成日常消费品的现实,结果被“科技以换壳为本”的诺基亚击败。而当进入智能机时代之后,诺基亚其实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不断加固塞班系统、推出OVI移动互联网门户、收购地图公司Navteq……最后却仍然无济于事,关键原因就是诺基亚的动作还是太慢了,一个产品的版本迭代就需要好几年,根本无法与脚步轻盈的苹果和Google竞争。

如今,诺基亚手机的品牌在微软推出之后,被授权给了一家芬兰的初创公司HMD,这家公司的高层有很多仍然是老诺基亚出身,对于诺基亚很有感情,在推出新品的时候仍然忠实地集成了过去诺基亚手机的很多优点。像这次推出的Nokia 7有沁夜黑、暮夜红、暗夜蓝、幻夜银,没有迎合目前手机行业奔放的明色系潮流,仍然走的是典型北欧“性冷淡”暗色系风格。

(诺基亚快闪店)

更重要的HMD是家小公司,决策速度很快,不再被大公司缓慢的流程所困。比如很多诺基亚用户反映,希望手机新品能够具备OIS(光学防抖)功能,而这次发布的Nokia 7就及时把这个功能补上了。

小公司也更善于见缝插针,在看到中国市场过度竞争的状况之后,HMD很务实地先是推出了一系列主打怀旧风格的功能机和半智能机,先在低端市场赢得口碑;然后在力推数字系列,以高性价比的价格赢得中端市场;最后才开始用X系列进军中高端市场。老冀观察,HMD在中国发布的每一款新品,定价都比较平实,并不以曾经的老大而自居。

在渠道策略方面,HMD也没有选择需要大量资金和资源的线下渠道,而是绑定京东、苏宁等线上渠道,借鸡生蛋。看来HMD真的是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按照真正的创业公司来严格要求自己。

这么一番务实的策略下来之后,如今的诺基亚手机已经摆脱了中老年人手机的困扰:根据市场调研,诺基亚手机51%的用户来自于一二线城市,70%的用户的年龄在20-29岁之间。当然,还有一点不尽如人意:用户中竟然有85%都是男性。不过总体来说,诺基亚已经完成了从老旧品牌向年轻时尚品牌的转型,未来可期。

(诺基亚手机的用户画像)

反观摩托罗拉在被联想收购了之后,仍然没能摆脱大公司病的困扰,反应仍然非常迟缓。2015年当摩托罗拉重新回到中国市场并发布新品的时候,仍然迷信自己的品牌余威,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一直执着地推广模块化手机,而对于消费者呼声很好的指纹识别、UI本地化等基础性的问题却迟迟不予解决,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摩托罗拉手机及模块)

正所谓红颜易老,消费者是健忘的,过去再强势的品牌,只要几年没在市场上出现,再回来的时候都很难再吊起消费者的胃口。对于那些还有勇气再战江湖的老品牌来说,关键还是要放下身段,以创业公司的心态看待自己,或许还能像诺基亚手机这样,迎来咸鱼翻身的机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