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平均养老金是多少?你能达标吗?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养老金,是国家为工薪阶层提供的一种,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每人需要交够15年,达到法定年龄的时候,就可以领取这笔钱。对于不同的行业,不同人群,领取到的养老金都不一样。

那么,现在我国的人均养老金是多少钱呢?

在这里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企事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和农村的养老金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根据2017年的养老金统计,全国退休职工养老金的平均水平是2362元,也在近期养老金迎来了我国第十四次的上涨,涨幅达到5%,所以目前的养老金额是2480元。这里的金额也只是平均水平,如果你平时的薪资额度要高,那么缴纳社保基数高,退休领取的自然也会高。

目前全国有30个省市区还有2835个县级财政,在中央的基础养老金标准70元水平之上又给予进一步补贴,提高了基础养老金。从目前来看,全国人均的基础养老金,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经达到了每月124元,提高了保障水平。

当然,每个地方的财政力度和经济水平不同,养老金的发放也是有很大不同的,例如北京市2018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接近4000元,比上年每月人均增加210元。厦门的其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是3422元。

每年的养老金也会发生变化,这主要是跟每年的养老金上涨幅度也有关的。

养老金涨幅如何确定?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养老金涨幅确定要考虑基金可负担等三个原则调整养老金的涨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兼顾各方的承受能力,合理确定的。

对于具体调整养老金涨幅的参考因素,主要是考虑到我国去年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的支付能力、物价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以及社保基金等五个方面的因素。

如果平均到个人,单位不同领取的养老金也是有很大区别的,例如灵活就业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的人差别就很大。另外,也跟缴费的档次和比例有很大的关联。

养老金按100%和40%缴纳到底有多大差别?

差距不小,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0%,最低缴费基数为社会平均工资的40%,与按社平100%缴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我们假设上年社平工资为5000,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0%.

5000*100%*20%=1000

5000*40%*20%=400

我们都知道,养老保险的缴费越高养老金越高。所以哪怕社保有平衡功能缴费低的性价比会提高一点,最终二者的养老金差距还是会在一倍左右。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和职工社保是同一种社保,最终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也是一样的。只不过由于没有单位承担统筹部分,所以个人要缴纳一定比例统筹费用。但交的越少性价比越高、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这三点是相同的。

因此,在经济条件可以的情况下,可以让缴费档次略低于实际收入。这样将来退休后的收入才不过下降过多。

综合自网络,如有请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