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花2万多听课买保健品 一招让她获奖6.6万

据钱江晚报11月1日消息,温州一名年过七旬的李阿婆因为长期入坑保健品,先后花了不少钱。而她在两年前又被忽悠去买了另一种保健品,但是吃了后感觉没有什么效果,而且味道还很奇怪,于是她果断举报。而在这期间,她暗中取证,并成功获得了6.6万的奖励金。

李阿婆是温州鹿城区人,已经退休多年,和老伴一起住在市区的老式居民楼里。大概两年前,老两口在街头被塞了一张传单,“路上有人能说送收音机给我先生,发传单叫我们去一个地方参加活动,到时候就可以领取礼物。”

李阿婆到地方一看,门口挂着“某读者俱乐部”的牌子,通道里贴满相关标识,看起来非常正规。对方所说的“活动”就是听“专家健康讲座”,会场里熙熙攘攘坐满了老年人。

每隔一段时间“俱乐部”就开一期“讲座”,周期四五天,前几天讲一些健康知识,到了最后一天,就开始推销保健品。“他们说本来很贵的保健品现在打折卖给你们,因为有单位赞助才会这么便宜。”就这样,李阿婆也买了些蜂胶胶囊和牦牛鞭胶囊。

两年多时间,她和老伴陆陆续续花了2万多元买保健品,但是没什么效果。“吃了之后就是肚子不舒服,恶心,肚子痛,药闻起来还有股臭臭的味道。”

说起保健品,李阿婆和老伴已经入坑十多年,冤枉钱可没少花,十几万打了水漂,疗效却无从谈起。

今年3月,经鹿城区人民政府批准,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鹿城区财政局制定《温州市鹿城区食品、保健食品欺诈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试行)》。如果有群众举报且属实,将按照标准给予每起案件的举报者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奖励。

对保健品疗效早有怀疑,李阿婆在《办法》发布后不久,找到鹿城区松台市场监管所实名举报。

“老人家腰不好,走不了远路,但她很坚决,来举报时带着几十瓶蜂胶和十几盒牦牛鞭胶囊。”松台市场监管所将情况上报后,鹿城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卢更生敏锐地察觉到“俱乐部”背后的保健品涉嫌违法营销。

但是,阿婆带来的保健品并不足以立案。为了掌握足够证据,执法人员没有立刻展开检查,而是说服李阿婆做卧底,进行录音取证。

“第一次由于老人害怕被发现,加上设备使用不熟悉,录音不是很成功,但她后来取得了最关键的录音证据。”鹿城区市场监管局稽查大队副大队长林斌介绍,李阿婆卧底为立案调查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录音材料。

这个“俱乐部”从早上7点30分开始讲座,到上班时间就基本结束,狡黠地避开了常规执法检查。

今年4月,在阿婆卧底的同时,执法人员从外围展开调查,发现实施保健品生产、非法营销的是一家南京的企业,营销网络覆盖全国136个城市,在浙江省就有10个据点。

与以往的会场营销、店堂营销不同的是,“俱乐部”采用视频直播的方式“上课”,全国多个俱乐部同时直播,没有“专家”到场,欺诈手法更加隐蔽。

经过多日调查,今年5月15日,30多名执法人员展开围剿行动。

“当时还有两百多名老人在听讲座,考虑到老人的安全和检查效果,我们先控制工作人员,守住办公室和仓库的各个出入口,等讲座结束后才逐步清场。”林斌介绍。

案发后,执法人员还为20多名老人追回共计十余万元的退款,南京这家保健品企业撤出温州市区。

9月4日,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向该企业开出110万元罚单。

而李阿婆实名举报保健品公司也获得了6.6万的奖励金。此事近日在网上热闹非凡,许多网友盛赞她为“机智的老同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