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R系的蜕变,OPPO R17 Pro就是最好的见证

不知道喜欢OPPO手机的朋友仔细研究过没有, 2013 年 R 系列的开山之作 OPPO R1 开始,设计、颜值和拍照是主打的卖点。 OPPO R17 Pro 在继承了 R 系列一贯特点的同时,似乎也呈现出了一些自己独特的语言。

从 R5 的 4.85 毫米极致纤薄、到 R7 的全金属机身,再到 R9~R15 上曲线美感与自然设计,R 系列的设计语言一直特立独行。而如今 R17 Pro 在设计语言上似乎更加清晰。

▲OPPO R17 Pro 凝光绿版本

首先,继承了今春引领的渐变配色,R17 Pro 以镀膜渐变玻璃工艺,对渐变配色进一步升级,实现雾光渐变,随着光影移动背面可呈现 S 型的多彩曲线。不仅如此,OPPO R17 Pro 还有一个全新的凝光绿版本,在色调上倾向于 Chanel 等奢侈品牌用在秋冬时装上的松石绿,既有继承也有突破之处。

此外,设计上最大的突破是,R17系列首创了「水滴屏」——相比 R15 上的「刘海屏」传感器区域面积缩减了45.8%,曲线比传统刘海屏更加圆润,视觉占据感更小,屏占比也从 R15 的 90% 提升到 91.5%,不失为对异形全面屏的另一种探索与改进。这也是业界全面屏方案中,不取消、不隐藏前置摄像头方式下,极致屏占比了。

作为 OPPO R 系列第一款步入 4000+ 区间的机型,R17 Pro 在不止配置诚意,而且更有不少惊喜。延续了其拍照基因,R17 Pro 打破双摄像头的主流配置,采用了 1200 万像素+2000 万像 素双摄像头,和一颗 ToF 3D 立体摄像头组合而成「三摄」。

手机拍照向来有「硬件决定下限,算法决定上限」的说法。首先在硬件上,R17 Pro 拥有 1/2.55 大底传感器和 1.4μm 大像素尺寸,支持全像素双核对焦,进一步增加感光量,提高画面亮度。

同时,它搭载了 F1.5/F2.4 灵动光圈,这是三星 Galaxy S9 和 Note9 上才见过的配置。通过灵动光圈,R17 Pro 可以自动实现光/暗场景的光圈切换,拓宽了手机拍照的实力。

而在软件上,R17 Pro 搭载了 AI 超清引擎、支持 RAW HDR、光学防抖(OIS),实现智能场景分析、色彩重构,让画面更艳丽清晰,将硬件的实力性能尽可能地呈现。

当然,最惊喜的还是 Tof 方案的落地。通过 Tof 立体摄像头,R17 Pro 成为业界第一款具备后置 3D 立体识别的手机,基于与高德的合作,R17 Pro 上还可以实现除拍照外最直观的 3D 体验——AR 实景导航。

R17 Pro 上最痛快的功能要属 SuperVOOC 闪充,可实现 10 分钟充电至 40%。而该功能传承自售价 6000 元起 Find X 超级闪充版,无疑也是给了 R17 Pro 极强的竞争力。

至于解锁,R17 Pro 采用光感屏下指纹方案,这与下半年不少高端手机仅配备后置指纹形成差异化。

6 月,OPPO Find X 在法国巴黎发布,以业界首创的「双轨潜望结构」、93.8% 的极致全面屏、3D 结构光开了个好头。可以说,这打开了 OPPO 品牌迈向高端之路的第一步。从外界的反馈来看,Find X 在创新力上收获了一致好评,而双轨潜望式结构,直接引发了小米 MIX、荣耀 Magic 2、联想 Z5 Pro 跟随滑盖设计。

如今一款打破 R 系列常态,在设计、功能上均十分激进的 R17 Pro,不仅成功地继承了 Find X 上的高端热度与创新标签,更以一款走量机型的高端化,助推了 OPPO 整个品牌的高端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