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 “撤退”,而硅谷的「Lime」收入增 10 倍、还要做共享汽车

36 氪独家获悉,美国共享出行独角兽公司 Lime 即将上线共享汽车业务,产品 11 月将率先落地西雅图。据联合创始人 Toby 透露,Lime 将在西雅图投放 500 辆 2 座的汽油型共享汽车,2019 年一季度将在加州圣地亚哥投放电动型汽车,具体的方案尚未披露。

共享单车业务从中国起步,然而继摩拜以 27 亿美元 " 卖身 " 美团后,共享单车另一巨头 ofo 也身陷僵局,海外业务在逐步撤出或暂停,昨天又传出 ofo 员工将搬离北京总部的消息。

反观大洋彼岸,出海的 Lime 今年完成 3 次产品迭代,继 3 月推出电动单车和电动滑板车后,共享汽车也即将上线,布局 5 公里以上较长距离的出行市场。

为什么布局共享汽车?Toby 告诉 36 氪,拓展业务的逻辑是出于用户的需求。一方面,西雅图当地冬季多雨,更适合汽车出行;另一方面,单一产品的覆盖能力有限,电动滑板车在爬坡和长距离通勤能力上不如汽车。在投放选址上,西雅图政府给出了初步建议,上线后将根据用户使用情况优化点位。

汽车上线后,Lime 的出行业务将覆盖 " 最后一公里 "(单车)、3-5 公里(电动滑板车和电动单车)以及 5 公里以上长距离出行,基本满足城市中各个距离的出行需求。据团队提供的数据,截止今年 10 月底 Lime 用户的骑行总量接近 2000 万次,在国际市场的表现也很迅速,电动滑板车的全球市场份额超过 60%,近一年时间进入 13 个 国家,欧洲一半以上市场排名 App store 榜首。

今年 6 月 Lime 完成 3.3 亿美元 C 轮融资,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中国共享单车的烧钱大战,Lime 已经在很多城市实现盈利,公司预计明年一季度实现营收平衡。据介绍,Lime 的电动滑板车日均使用 8-12 次,平均单次骑行时间为 15-20 分钟,收入较上轮融资时增长了十几倍,年化收入接近 3 亿美元。

不过,海外的共享出行领域的竞争仍然处于白热化的阶段,另一家独角兽公司 Bird 今年 6 月获红杉资本领投的 3 亿美元融资,这个赛道上的玩家还有 Spin、Jump、Scoot 等,而 Uber 和 Lyft 等巨头也纷纷布局共享滑板车业务。

面对竞争,Toby 很有信心,在他看来,Lime 在供应链和政府关系两个方面都已形成竞争壁垒:

Toby 告诉我们,考虑到海外市场对 " 路权 " 的关注,团队从公司创立之初就非常重视维护政府关系,不会大规模贸然投放车辆,投放节奏很克制,而且多用合作的方式,把共享出行建成城市公共交通的一部分。近日西雅图交通部长 Scott Kubly 加盟了 Lime,负责政府关系建设。目前 Lime 已经取得 130 多个城市政府和学校的投放许可,其中超过一半(近 100 个)是独家合作。

另一方面,Lime 是中西合并的团队,车辆的设计研发和生产均在中国完成,在供应链和产业制造方面具备优势。作者认为,中国共享单车的僵局,上游生产端必然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过剩的产能对于 Lime 来说也是机会。

当然,相比中国市场,在美国推出共享汽车业务还具有天然的优势:欧美的租车以及保险业务已经非常成熟,无需做市场教育,而 " 车轮上的国家 "16 岁以上人人开车,共享汽车的出现也是自然而然。

对于 Lime 来说,相比 Uber 或者传统车企,Lime 的产品和服务迭代速度更快。而且在 Lime 已有的 App 上叠加新产品,获客成本几乎为 0。

在 Toby 看来,共享出行绝对是一门好生意,除了社交 App,出行 App 可以算得上是另一款用户会高频打开的 App 产品,未来可以想象的空间很大。美国也在积极拥抱电动车,下一步公司的业务侧重点仍然以电动滑板车为主,同时公司也会考虑叠加外卖、支付等业务。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