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版 GPS “引路”卫星启用 误差在 10 厘米以下

据悉,承担日本版全球定位系统 ( GPS ) 任务的 " 引路 " 人造卫星 11 月 1 日起正式启用,可提供精度达 10 厘米以下的全球最高水平定位信息。使用日本版 GPS,有望用于汽车自动驾驶和基础设施检修等,预计到 2025 年将创造近 5 万亿日元的新服务。

各行业企业纷纷表示有意涉足这一领域,预计围绕新市场的争夺战将更加激烈。

"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 GPS。引路号将打开历史的新篇章 ",日本首相 11 月 1 日在东京出席引路号卫星纪念仪式时这样致辞。

引路号是停留在地球特定地区上空的 " 准天顶轨道 " 卫星,1-4 号卫星均停留在日本上空附近。通过引路号卫星,原本 GPS 信号难以到达的山区和高层建筑林立的位置也可以稳定地获得高精度位置信息。引路号的优势是,如果使用专用接收机,定位误差可由 GPS 的 10 米缩小到数厘米左右。而且只要有接收机即可定位,信号免费。

日本内阁府等部门为准天顶卫星投入了约 1200 亿日元。推进这一项目的背景是其有望创造新产业,特别是有望用于自动驾驶领域。

在自动驾驶方面,如果定位误差为数厘米,就可以在双车道和三车道的道路判断在哪条车道上行驶。利用日本版 GPS,在特定地区,预计有望普及 "4 级自动驾驶 " ( Level 4,在限定区域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 。还有企业预计,仅自动驾驶的定位服务市场规模就可达到约 5000 亿日元。

日本版 GPS 还有望用于自动驾驶以外的其他领域,各行业的企业正在等待机会进入这一市场。

日立制作所从 11 月开始面向大规模农户受理系统订单。该公司在澳大利亚的农场推进无人拖拉机的验证试验,确认位置误差可控制在 10 厘米以内。预计洒水、施肥等约 80% 的工作可实现自动化。按照澳大利亚的平均农田面积 ( 3000 公顷 ) ,预计包括人工费等在内每年可削减 4000 万日元成本。

日本的一般财团法人卫星定位利用推进中心表示,日本国内到 2025 年将实现 2.4 万亿日元的经济效益,在东南亚和大洋洲将创造约 2.3 万亿日元的经济效益。

今后的课题是接收机的成本。三菱电机从 1 日起上市可将误差缩小至数厘米的高精度接收机。价格为每台数百万日元,要想搭载在汽车上需要将价格控制在数万日元,能否通过量产降低成本将是后期普及的关键。

另一个课题是接收机的小型化。目前接收机基板的大小为 10 平方厘米左右,没法配备到手机上。此外,全球最高定位精度也只能在日本和澳大利亚实现,无法覆盖全球。

美国开发了 GPS 卫星系统,创造出汽车导航等新服务。目前全球自主提供定位信息的动向不断扩大,在这一背景下,日本版 GPS 在精度方面领先,今后有望在自动驾驶等领域领先世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