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江汉八家”携精品力作首次集体亮相

11月3日,“《江汉八家——中国画创作与研究丛书》首发式暨作品展”在湖北省图书馆隆重举行。展览展出“江汉八家”陈立言、贺飞白、施江城、孙恩道、张军、魏金修、李乃蔚、徐晓华的中国画代表作品88幅,展览将持续展出至11月18日,免费开放。

首发式现场,湖北美术出版社社长陈辉平向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市图书馆、湖北美术馆、武汉美术馆、武汉大学图书馆、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湖北大学图书馆、江汉大学图书馆、湖北省群众艺术馆、武汉画院、汤湖美术馆等多家机构捐赠精美的《江汉八家——中国画创作与研究丛书》。

本次展览由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湖北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中国画学会、湖北嘉宝艺术有限公司承办,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湖北省美术院、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武汉黄鹤楼提供学术支持。

展览首日,《江汉八家——中国画创作与研究丛书》举行首发。全书八卷分别辑录了八位艺术家遵循党的文艺方针,忠诚为人民而艺术,艰辛劳作一生的精品力作,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审美格调与艺术情操。在湖北美术出版史上,此次同步推出八位画家的创作研究丛书当属首次,因此而入选省学术出版重点项目,并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学会、中央文史馆书画院及各省市中国画学会发来贺电。

“江汉八家”

当画家陈立言从浏阳河畔来到长江之滨的时候,还是一位在湖北艺术学院求学的学子,毕业作《秋忙》入选全国美展,让时年仅20岁出头的他蜚声中国画坛,艺术之路初始,就站在了一个瞩目的高点上。但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始终笔耕不息,像他的同乡齐白石先生一样,把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都倾注在作品里,无论是意气风发的历史人物,还是温润清丽的花鸟虫鱼,都充盈着对世间万物的体恤关照,笔墨气韵也直追白石老人。

陈立言 秋忙

陈立言 屈子怀乡图

陈立言 新仓

“平生不羡黄金屋,灯下窗前常自足。买得清河一卷书,我与古人诉衷曲。”这是画家贺飞白喜爱的一首古诗,也是他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古典文学的深厚底蕴,使他的许多作品显示出丰厚的文学性,理所当然地被纳入中国文人画的审美体系。

贺飞白 桑梓情

贺飞白 戏曲人物之二十

贺飞白 夜

画家施江城创作的长江山水画多以三峡为题材,集中体现了长江的壮丽之美,也最使人为之动情。他的多幅三峡长卷,千山万壑,一气呵成,构思严谨缜密。他独到的写意自然而洒脱,在传统的笔墨中又透析出抽象的现代审美意蕴,使画面情景交融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施江城 晴雪

施江城 巫峡奇云图

施江城 峡江奇云图

画家孙恩道在黄河岸边出生,荆楚大地成长,让画家生命中奔涌着黄河和长江两条河流,也使他的创作题材和风格呈现出中国画家中少见的多样性。既有浓郁厚重的历史题材,也有轻松明快的时潮话语;既擅于刻画宏大叙事中的人物形象,也擅长描绘异域他乡的风土人情。

孙恩道 商汤崛起

孙恩道 如花四季1

孙恩道 如花四季4

画家张军以擅画巨幅山水画闻名画坛。逶迤的群山、苍莽的林海、奔泻的瀑布,气势磅礴,令人感到无比震撼。著名国画大家周韶华先生也难掩对爱徒张军作品的喜爱之情,不禁称赞:他好像站在万山之巅,高空之上,俯察万类,有一种宇宙意识在观照大千世界。

张军 醉秋

张军 清韵

张军 黄山积润图

作为在江汉平原的港湾湖汊里长大的孩子,画家魏金修成年后远离了紫燕呢喃、蛙声蝉鸣的乡村来到车马喧嚣的都市,相比他人有更多的不舍、更浓的乡愁,于是,有了他画不完的冬日的柴垛,白云似的棉田,金黄的玉米以及塘荷莲藕。他寄予田园诗情壮阔恢宏的美学张力,体现了这个后现代社会人们久违的自然亲情,引起当代人强烈而持久的共鸣。

魏金修 临波吐红

魏金修 停云图

魏金修 有朋自远方来

画家李乃蔚是一位绘画多面手,工笔、写意、素描、白描俱能,尤以工笔人物见长,且以极致写实手法在画坛独树一帜。他特立独行的艺术追求,和他创造的人物形象传达出来的宁静优雅情怀、温和含蓄的意蕴与丰润活泼的神采,与我们时代的内在精神十分吻合,从而显现出难能可贵的艺术大家风范。

李乃蔚 银锁

李乃蔚 李自成进京

李乃蔚 山菊

画家徐晓华天性恬淡,情感细腻,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如何将工笔与写意完美地结合,以更好地展现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和作品的意境。最终形成了他既有工笔的细腻缜密,娟妍精谨,又不失写意的朴拙超脱,虚无缥缈的独别画风,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也属于中国画的意象工笔的新风貌。

徐晓华 玉米地

徐晓华 馨

徐晓华 大别山遗韵 清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