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员工患癌康复后 帮助病友唤起乐观生活勇气

何红玉是广州市花都区民政局一名普通员工。2002年,在一次体检中查出患鼻咽癌并淋巴转移,化疗和放疗的痛苦煎熬着她的身心。治疗结束后,她决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唤起癌症患者要乐观面对生活的勇气,也实现做一个民政人“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承诺。这也就有了后来专门为癌症患者服务的广州市花都区“365康乐家园”。

每周日和病友相约到公园锻炼

2010年,为癌症患者服务的“365康乐家园”成立。机构组建后,怎样找到病友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

“病人一般是不会主动和外界接触的,如果贸然上前打招呼,可能会被当成骗子。”出于种种考虑,红姐想到去各个医院的肿瘤科寻找,这就有了“365康乐家园”的第一个活动——玫瑰行动。红姐每个月利用空余时间,给“365康乐家园”附近的两所医院的肿瘤科病人送去玫瑰,借此拉近与癌症患者的距离,让病人认识到这个机构的存在。

红姐也经常早上到花都区人民公园锻炼,偶尔会遇上一些病友,但因为记忆力衰退,无法将遇到过的病友一一记住。红姐觉得在花都区人民公园静静地等候,说不定病友会主动找上她。

于是,在每个周日,从早上六点多到中午,无论刮风下雨,红姐都会在花都区人民公园等候,有搭上话的,便给他们介绍机构的情况或者相约一起锻炼等等。开始时,只有红姐一人在锻炼,到后来越来越多的病友想要加入到红姐组织的锻炼活动中。

“原先为了漂亮,会戴上各式的头巾,很多病友是看到我的头巾认出我,我就决定一直戴着。”而现在头巾已经成为红姐的标志物了,每个周日,红姐和癌症病友会相约到花都区人民公园进行锻炼。

互相帮助 抱团取暖

在平时,红姐总是想方设法为病友做更多。探访一些经济困难的病友时,红姐经常自掏腰包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而一些环境相对好的,也会买些牛奶水果送过去。红姐说‘365康乐家园’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机构举办活动,病友喜欢参加就参加,不拘于什么形式,大家就是聚在一起聊天,没有任何压力。

“如果没有365,我想我跟大多数癌症患者一样,独自承受着各种压力和痛苦。现在,很多病友在“365康乐家园”找到自己的同伴,遇到困难也有对象倾诉。我们互相帮助,抱团取暖。”

今年是“365康乐家园”成立第8年,在红姐和其他义工的帮助下,很多癌症患者开始重新领悟生活的意义。“机构目前的运作相对成熟,现阶段,我和其他义工能做的不多,算是为病友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相互帮助,有些病情相对稳定的病友还会去照顾一些病情严重的病友,能将这份关怀和爱相互传递,我就觉得已经足够了。”

家人支持让她更有力量

现年55岁的红姐要退休了。在跟家人商量过后,红姐决定退休不退岗,继续留在“365康乐家园”帮助更多癌症病友。

其实一直以来,红姐深知家人是无条件支持她的。红姐的丈夫为了让红姐安心做义工,保持最好的状态,将所有的家务包揽。“经过化疗后,我的记性越来越差,有只耳朵也听不清楚,还有严重的高血压,自己生活都困难,而我丈夫就像引路人,牵着我走路。”

“如果不坚强,软弱给谁看?”这句话是红姐的口头禅。红姐觉得它既勉励病友,更鞭策自己,让她能坚强地面对一切,快乐地生活。无论经历过多大的困难,红姐觉得保持乐观的心态最重要。

记者 麦婉诗 通讯员 廖培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