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黄昏鬼蜮

张大叔是本村的,平时在家干农活,闲时弹棉花,也在十里八村接活。他家与我家相邻,相距二三百米,他的两个儿子也是我儿时小伙伴。

张大叔中等结实的身材、国字脸,在乡亲眼里是那种逢善不欺逢恶不怕的一身正气的人,张大叔博得乡亲点赞的却是这个原由:大别山区农村长期形成的习俗,有人去世,或寿终正寝、或死于非命,均要对死者洗净、换衣、收敛,入棺材,藏棺三年再土葬,土葬即深埋、起坟、立碑,也就是入土为安。在死者入棺材前一系列事务是最重要的环节,需要胆大的热心肠的人操劳担当,是不要报酬的。从我记事起,村子只要有人去世,不论是河里淹死的、坠崖死得血肉模糊的,还是急病而亡的和正常老死的,都是张大叔给死者洗净、穿衣、入敛、入棺材。张大叔胆大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张大叔一生与多个鬼故事结缘,另一个故事里也将涉及张大叔,以后再叙。

本文讲述的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张大叔这回真的怕了,甚至从此胆小如鼠,象变了个人似的,村里办丧事再也看不倒张大叔露面了。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初秋的某个黄昏。

张大叔在自家水稻田里劳作了一天,象往常一样收拾好农具准备收工回家。这里介绍一下张大叔家的水稻田周围环境:村子居住区的东南有座小山,小山也是一处风水宝地,两边山脊零星的孤坟、中间山脊是W姓和C姓祖坟,几十座坟莹,坟莹下是小片谷地,有几个安放着死者棺材的小屋,小山的脚下谷地往下有一道坎,十几步距离,就是张大叔的水稻田。每天经过那片谷地,是张大叔出工干农活和收工回家的必经之路。

张大叔看看天色渐暗,该收工了。象往常一样,张大叔扛着草钯,趁着晚霞余光,一步一步走上坎,抬头望见眼前灯光明亮、人声鼎沸,张大叔猛地警觉到有什么不对劲,定晴一看:高大的宫殿、殿前几十级宽阔的台阶,明亮的宫灯下,身穿古代服饰的“人们”进进出出忙碌着,从四面八方赶来的黒漆漆的马车......

如果说张大叔路遇一个孤魂野鬼也没什么,因为张大叔自信“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每次遇上都是鬼魂自己先焉了自己消失了。而这次张大叔片刻意识到自己遭遇到鬼城,威严的宫殿、庞大集会场面、从容的鬼魂,如此强大的恐惧冲击力,彻底击垮了张大叔,张大叔吓傻了,一路狂喊“快跑、快跑”,发颠似地逃回家中......

一夜,一向节俭的张大叔整整一个晚上亮着灯,天刚亮就起床,由大儿子陪同坐车去了县城、转车到我工作的江城,乘船到下游的另一座江城,张大叔的小儿子在那座江城大学教书,张大叔在那里住了三个多月。

事后回想起来,我才感觉有些异样。接到张大叔小儿子电话,替张大叔买好了当天的船票,从车站见到张大叔到港口的路上,张大叔眼中流落出一丝恐惧和慌乱,平时随和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我想不明白勤勤恳恳的张大叔要在农忙时主动到城里住上三个多月?直到张大叔的小儿子向我吐露张大叔可怕的遭遇,我的疑惑才一一释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